歷史上,韓三坪當了廠長到處找錢拍戲,真的跟牟其中打過交道。
老牟問你們一年總投資多少?韓三坪說8千萬。
老牟微微一笑,說:“我給你兩個億,還是美元!”
一下把導演們樂瘋了,想著這2億美元怎么分。何平報了1個億人民幣,想拍《天地英雄》,當時要請姜聞和高倉健主演。
張建亞報了個《大鬧天宮》,要2億人民幣。馮小剛拍的賀歲片預算最少,只有500萬,恨不得連夜寫個《越王勾踐》《火燒赤壁》什么的幫老板花錢……
老牟還吹了個牛逼:“我在論證一個驚天設想,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個寬50公里的口子,讓印度洋上的暖濕氣流經尼泊爾吹進青藏高原,徹底改變那里惡劣的生態環境,把青藏高原變成魚米之鄉。”
后來這段話,被馮曉剛用在了《不見不散》里。
最后呢,老牟確實給北影打了錢,一共只打了36萬美元,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
與此同時,雅寶路的一家招待所大院。
會議室內,大家果然在等了。
領導在上頭坐著,片廠的廠長、30多個省級電影公司的老總、電影院的代表、30多個省級文化廳的代表。
可以說,全國與電影相關的單位都派人來了,一百多人匯聚一堂,會議卻沒開始。
“怎么還不開始啊?誰還沒到?”
“東方集團唄!”
“憑什么這么大架子?我們一百多人等他一家?”
“不然呢?”
底下嘀咕,領導也有些不快,不停看表:這個小陳啊,差不多得了!
還好沒過多久,陳奇領著韓三坪到了,進屋也不解釋,只跟領導打了個招呼,徑自就座。領導咳了咳,對著麥克風道:“好了,我們開會!”
“我先明確說一下,這次會議之后,改革文件是一定要發出的。”
“第一天,我們請制片廠的代表講意見、拿方案,大家有什么問題盡管問。第二天,省電影公司的代表們講話。第三天是電影院的代表,第四天是中影、各省文化廳的代表。第五天,我們意見匯總,商討出一份改革文件。”
“五天時間,大家暢所欲言,一旦規章定了,誰也別搞反悔那回事。”
“開始吧!”
說話間,制片廠的代表上去了。
陳奇在底下聽著,韓三坪悄聲問:“我們什么時候講話?”
“我們最后講!”
“東方集團不屬于電影系統,他們討論的這些東西也與我們無關,我們只要自己的利益。”
“你不是想推動改革么?”韓三坪一愣。
“文件只是個基礎,真想推動改革是在文件之外。你看那些人……”
陳奇指了指15家故事片廠的代表,道:“統購統銷一定會取消的,明年他們要自主發行,面對30多個省級電影公司,那就是30多個搞地方壟斷的土霸王。
干了一輩子計劃經濟,你覺得他們懂發行么?”
“很難。”
“所以啊,最后還不是得找我們!”
“……”
韓三坪看著臺上慷慨陳詞熱血激蕩的代表們,忽然有些憐憫。他們在干什么呢?
跟了陳奇之后,他思考問題的方式在慢慢變化,學著站在整個行業、國家、海外的角度去看待電影和意識形態問題。
(冇了……
這幾天熬夜,耳朵嗡嗡嗡響,真是歲數大了)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