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早,1月22日就是除夕了。春節前夕,陳奇站在辦公室的窗口,看著樓下熱熱鬧鬧的發年貨,職工們興高采烈的一車一車往家拉。
集團每年都在進新人,已經達到一定比例了。
起碼陳奇此刻看著,就發現好多生面孔,不由感嘆:“唉,北影廠的老人大半退休,不知不覺我都33歲了。遙想當年,我還是個19歲的小鮮肉咧!”
打拼十幾年,個人覺得還行吧。
33歲,正廳,坐擁一個大型國企集團,國家重點培養干部,個人資產千萬美元——沒認真算過,他不在乎錢。
如果說他的實際工資,每月300多塊,加上各種津貼能達到600多,住房、用車、醫療等福利更不用說了。這些錢他是固定捐出去的,包括龔雪的工資。
倆人平時真用不到什么錢。
“滴滴!”
一輛紅色的夏利車忽然駛入他的視野,緩緩停在了樓底下,車門一開,43歲的少女劉小慶下了來。副駕駛則是姜聞。
二人抬頭望了望,陳奇一撤身,不想與其對視。
他倆來干什么
陳奇一琢磨,回到椅子坐好,不一會便聽“咚咚咚”的敲門聲。
“請進!”
“陳老師!”
“陳老師!”
“喲,稀客啊!”
陳奇站起身,熱情的向劉小慶伸出手,笑道:“好久不見了,聽說你在開公司,做的怎么樣”
“小本經營,不值一提!”
“我聽媒體說你融資50億,買了1萬畝地搞房地產,還在濰坊買了600多畝地,投資26億建東方影都”
“都是胡說八道!”
劉小慶提起來有點生氣,道:“我就開個飯店,弄個美容院,搞個影視公司。是涉及點房地產,但我這點本錢能干嘛別人不清楚您還不清楚么50億啊!也真敢吹。”
“現在風氣就這樣,跟大躍進似的。”
陳奇招待二人就座,問:“今天過來是有事”
劉小慶穿著一件紅色的大衣,妝容很濃,新燙的頭發,大皮靴子。姜聞坐在她旁邊像被包養的一樣,劉小慶捅了捅他,示意他自己說。
“那個……”
姜聞撓頭,開口道:“上次跟您提的電影,您說等《北京人在紐約》搞定了再說,現在這戲拍完了,我想再跟您聊聊。”
“哦,就是講大院孩子那部電影”
“對對!”
“你是想讓我投資”陳奇笑道。
“陳老師!”
劉小慶接過話,她知道自己在對方跟前沒啥面子,但為了姜聞也得站出來,道:“您是中國最懂電影的電影人,我們只能求您了,這故事真的很好……如果您不幫忙,我們,我們也不知道怎么辦了……”
姜聞低著頭,覺著挺臊得慌。
自己的事,還得讓一個女人出面。
而劉小慶說完,半響沒等到回音,二人一瞧,陳奇手指頭輕輕敲著桌子,似乎在考慮什么事,遂也不敢打擾。
這片自然是《陽光燦爛的日子》。
該片不是禁片,在國內上映了的,票房還非常不錯。但就像前文講的,你把《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做一部青春片也行,不當做青春片也行,因為里面有好多隱喻。
姜聞眼巴巴的瞅著他。
(冇了……
耳鳴太難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