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六福說道:“我還沒吃呢,要不你過來陪我喝口湯唄!”
蘇小曼說道:“……那好吧,你微信發定位給我,我一會打車過去!”
秦六福喜道:“好的,那咱們一會見!”
蘇小曼說道:“嗯,一會見!”
掛了電話之后,秦六福心中非常振奮,他跟蘇小曼的關系是越處越好了。雖然對方可能只是拿他當朋友看待,但他并沒有半點氣餒,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他相信隨著關系一步步加深,總有一天會達到質變的!
……
半個多小時后。
在郁林風味的牛骨湯店,秦六福再次見到了蘇小曼。
因為天氣轉涼,今天蘇小曼穿的是長袖修身過膝寶藍色開叉連衣裙,踩著高跟鞋走路的時候,那兩條白晰的大腿若隱若現,簡直迷死個人。
見面后,蘇小曼把一個包裝好的袋子遞給秦六福,說道:“諾,秦同學,這就是我們老家那邊的特產了!”
秦六福接過來一看,驚訝的說道:“筆架魚肚?這名字看著好有文藝感哦!”
蘇小曼笑著給他科普道:“蘇軾在《戲作鮰魚一絕》中曾這樣贊美產于鄂省石首江段的鮰魚——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精鱗。
據考證,鮰魚是長江石首江段特有的長吻鮠,此肚看上去形如筆架,色似白玉;拿起來細嫩如脂,又重又滑;吃起來松軟香甜,落口溶化,富含水溶性高級膠原蛋白、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微含膽固醇。除石首江段之外,其他水域的任何一條長吻鮠都沒有鰾肥體大、又嫩又白的筆架形魚肚。
這是因為石首筆架山臨江而立,阻擊北來江水東流去,留下急旋回流在此處,自然成為長吻鮠回流捕食的天堂,造就了回流長吻鮠與眾不同的筆架形魚肚,好似石首筆架山的水中倒影。
按照傳統的易經文化,古人自然想到,山屬陽,水屬陰,山有筆架形,魚有筆架肚,此乃山水陰陽之合,彰顯石首人杰地靈,于是有了筆架魚肚的稱呼。
這就是筆架魚肚為石首特產名揚古今的由來。
據史書記載,長吻鮠只生長在筆架山上下50里的江段,由于產量稀少,其鰾為魚肚之極品,往往以克論價,因此又被稱為“金肚”。自明洪武丁卯年間(1387年)起,筆架魚肚被列為朝中貢品,歲歲朝貢,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建國后,筆架魚肚被列為國宴珍品宴請國賓。”
秦六福聽得連連點頭,然后一臉汗顏的說道:“這倒是我孤陋寡聞了,原來這筆架魚肚來頭這么大啊,我聽你說得都流口水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弄來吃?”
蘇小曼笑道:“秦同學你可別這么說,地方土特產嘛,在本地名氣極大,但擱在其它省市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這跟孤陋寡聞扯不上關系哈!就像這靜江啤酒魚一樣,在靜江這里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但放在全國的話,只怕很多人也是沒聽過的,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怎么弄來吃,這個筆架魚肚可以烹制出諸如“雞茸魚肚”、“蝦仁魚肚”、“海參魚肚”、“紅燒魚肚”等多種佳肴,皆味道鮮美可口,營養價值極高。”
秦六福給蘇小曼盛了一碗牛骨湯,笑著說道:“這些佳肴聽著就讓人食欲大增,可惜我不擅長廚藝,想吃這個還不知道要到什么時候去!”
蘇小曼接過牛骨湯,道了聲謝,然后便笑而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