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2月份,最受秦家上下關注的,就是大嫂即將臨盆的事情。
生孩子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無比重大的事情。
現在科學發達了還好一些,像在古代,生孩子那代表著孕婦一只腳踏進了棺材板。
因為女人在生孩子的時候,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包括現代女人也一樣,容易出現血栓、胎位不正,產道太窄等。
再加上生產時要消耗大量的體能,很容易引起生殖道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導致體內器官衰竭或失血過多死亡。
當這些情況出現的時候,即使皇帝的妃子生孩子,御醫們也無法拯救,歸根結底,主要是醫療技術太差,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古代女人流行早婚。
很多女人12-13歲開始出嫁,15-16歲就開始生孩子,而女人的性(蟹神出沒)器官要18歲過后才算發育成熟,過早生孩子也是女人難產的重要原因。
而古代女人只要出現難產,基本上要等死。
所以,古代女人生孩子等于一只腳踏進棺材板不是白說的。
相比古代女人,現代女人生孩子就幸福多的。孕期又有各種產檢保駕護航、分娩時即使不適合順產,還能有剖腹產代替。
不過,雖說現代女人生孩子的危險性降低了百倍,但普通人生孩子跟富人生孩子,絕對是天淵之別。
普通人生孩子,在醫院受到的自然是普通待遇,與幾十個產婦一起待產,而接生的醫生護士就那么幾個,根本就忙不過來。
你肚子痛?
忍著吧,醫生沒空理你!
你實在痛得受不了了?
得,催命似的,那就過來幫你檢查一下!
如果宮口打開了七八厘米,那就送進產房,如果還沒打開或者只打開一兩厘米,那你哪涼快回哪待著去,咱現在沒空搭理你!
而這個時候,孕婦是最需要專業醫生的安慰與看護,尤其是第一次生孩子的產婦,那是又痛又害怕。
但普通人在醫院待產,除非你有熟人是產科醫生,否則是不可能有醫生專門待在你身邊安慰看護你的。
往往都是在待產區慢慢熬,直到感覺再也受不了了,馬上就要生出來了,才能去按產房的門鈴,讓護士給送到產房待產。
別以為進了產房就萬事大吉,如果你天真的以為產房里面有醫生專門替你接生,那你又想多了,產房里面躺著好幾個產婦呢!
而接生的醫生護士就那么兩三個,根本就忙不過來。
說句難聽的,只要你沒出現生命危險,生孩子的過程幾乎全靠自己。
(這里必須吐槽一下,作者君的老婆生第一個閨女的時候,就是什么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