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象聽了袁耀的話,心中暗自無奈。他深知袁耀已被許攸說動,再勸恐怕也是無用。況且,如今他們這袁術殘部勢單力薄,若不聽從袁紹的安排,恐怕也難有立足之地。思索再三,閻象只得長嘆一聲,點頭說道:“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那就聽從安排吧。”
至此,袁紹的這一安排,在許攸的巧言勸說下,算是在壽春這邊勉強達成了共識。
許攸見袁耀對讓出壽春一事雖有動搖,但仍有些猶豫,眼珠一轉,又拋出了一個新的提議:“袁公子,此次出兵曹操,荊州劉表的助力至關重要。但那劉表生性多疑,若公子不去,那劉表匹夫焉肯輕易出兵?公子此去,意義非凡,不光代表著壽春這一方勢力,更是代表你伯父袁紹前去與之談判。這可是袁譚、袁熙、袁尚,你那三位叔伯兄弟作為袁公的親生兒子都沒有的待遇啊!由此足見袁公對你是何等看重,將如此重任交付于你。你可千萬莫要辜負袁公的一片苦心吶!”
袁耀本就被王爵的誘惑攪得心神不寧,此刻聽聞許攸這番話,更是覺得自己備受重視,仿佛自己已然成為這亂世棋局中的關鍵一子。他那張年輕的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與興奮的光彩,喜不自勝,當下便一口應下:“許先生所言極是,既然伯父如此看重我,我定不會讓他失望,愿與先生同往荊州!”
一旁的閻象見狀,心中暗叫不好。他深知袁耀年輕氣盛,閱歷尚淺,此番前去荊州,吉兇難測。可話到嘴邊,還未等他開口相勸,袁耀已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樣。閻象長嘆一聲,試圖阻攔:“公子,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啊!你這貿然前往,萬一……”
然而,袁耀此刻滿心都是即將肩負重任、嶄露頭角的興奮,哪還聽得進閻象的勸告。他擺了擺手,打斷閻象的話:“閻公不必擔憂,伯父如此信任我,我自當全力以赴。此次前去,定能說服劉表出兵!”
閻象無奈地看著袁耀,心中焦急萬分。畢竟袁術突然離世,將這殘缺不堪的壽春交到年僅二十出頭、剛剛弱冠的袁耀手中,他所承受的壓力之大,不言而喻。在這亂世之中,壽春局勢本就岌岌可危,袁耀此時離開,無疑是讓局勢更加不穩。但袁耀心意已決,閻象也只能將勸阻的念頭按下。
最終,閻象只得無奈地叮囑道:“公子此去,務必萬事小心。我在壽春定會專心整備兵事,只待與劉表協同出征之時。”袁耀興奮地點了點頭,轉身便跟著許攸踏上了前往荊州游說劉表的路途,那年輕的身影,帶著幾分稚嫩的豪情,仿佛對即將面臨的未知挑戰渾然不懼。
此刻的荊州牧劉表,正深陷于重重困境之中,當真有種請神容易送神難的無奈之感。
想當初,劉關張三兄弟在徐州走投無路前來投奔時,劉表那可是極為歡喜。畢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皆是聲名遠揚,能與呂布這樣的猛將抗衡的人物。劉備素有豪杰之名,關羽、張飛更是萬人敵的猛將,這樣的人才,正是他荊州所急需的力量。當劉備表示愿意投靠于他時,劉表興奮得幾乎一整晚都沒睡好覺,仿佛看到了荊州實力大增,在亂世中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