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大喜,趕忙拜謝道:“多謝伯父仗義相助,此恩此德,曹氏父子定當銘記于心。”
馬騰看著曹昂一臉焦急疲憊的模樣,心疼地說道:“子修,你先下去休息吧。這邊魏延整兵之后,便會隨你一起由潼關出發前往許都匯合。你如今這般操勞,身體可吃不消。”
曹昂感激地點點頭,退了下去。蔣濟見曹昂走出大廳,趕忙跟上,待與曹昂拉開一段距離,確認無人能聽到后,蔣濟暗暗對曹昂說道:“大公子,您可是西涼看重的貴客,如今西涼雖說剛剛歷經戰火,可只出兩萬兵馬,是不是有些……咱們與西涼可是盟友,哪有這般對待盟友的道理?”
曹昂一臉無奈,輕聲說道:“蔣先生,你有所不知。馬超如今在草原上對異族用兵,如今長安和潼關合起來滿打滿算不過五六萬兵馬。馬伯父能從這有限的兵力中抽出兩萬精銳交與魏延,已經實屬不易。剩下的兵力,恐怕全得依靠昔日的黑山軍來充當長安的防守力量了。”
蔣濟微微皺眉,仍有些不解:“話雖如此,可局勢如此危急,兩萬兵馬,對于曹公面臨的困境來說,似乎有些杯水車薪。”
曹昂長嘆一聲,說道:“蔣先生,馬伯父能做到這樣,已經是對我曹家的大恩了。如今各方局勢復雜,西涼也有自身的難處。我們不能強求。況且,馬伯父若不是真心相助,又怎會將這兩萬精銳交予我們?這已經是他在權衡利弊之后,所能給予的最大支持了。”
蔣濟聽了,恍然大悟,面露愧色,說道:“是我莽撞了,未曾考慮到西涼的實際難處。多虧大公子明事理,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曹昂拍了拍蔣濟的肩膀,說道:“蔣先生也是為了我父親和大局著想,并無過錯。我們如今要做的,是帶著這兩萬兵馬,盡快趕回去,與父親一同應對危機。”
不過半日時間,只見馬云祿頂盔貫甲,身著一身利落的女將裝扮,顯得英姿颯爽,快步來到曹昂面前,脆聲道:“子修,這邊魏延已將兩萬西涼鐵騎整理完畢,此刻正在校場等候,隨時可以出發。”
曹昂聽聞,深知事不宜遲,當下便與馬云祿一同來到校場。只見校場上,兩萬西涼鐵騎整齊排列,魏延身姿挺拔,立于陣前。曹昂與魏延匯合后,便準備即刻啟程。
待隊伍已離開長安一段距離,曹昂轉頭看向身旁的馬云祿,滿是擔憂地說道:“云祿,你回去吧,不必再送了。前方戰場兇險萬分,刀劍可不長眼啊。”
馬云祿卻一臉堅定,目光灼灼地看著曹昂,說道:“我此來可不是只為了送你,而是要與你一同前往。”
曹昂一聽,心中愈發擔憂心上人的安全,急忙勸道:“云祿,這可不是兒戲,沙場上瞬息萬變,危險重重。再說,你此番前往,馬伯父可曾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