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李儒微微一笑,打破了略顯尷尬的沉默:“可貴使不妨在此先休息一段時間再說。一路奔波,想必也累了。”李儒心里明白,此刻不能讓局面徹底僵住,說不定等司馬懿休息幾日,再從長計議,還有轉機。
司馬懿一聽,心中暗自警醒,意識到自己不能這般輕易表露焦急。他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情緒,臉上的無奈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沉穩且城府極深的模樣。他收起所有焦急的神色,表情變得滴水不漏,拱手對公孫瓚說道:“既如此,多謝公孫將軍的體諒。只是還望將軍能再斟酌一番,此事關乎天下局勢,對將軍而言,或許也是一個機遇。”
公孫瓚微微點頭,并未多言。李儒見狀,笑著打圓場道:“好了好了,先不說這些。公孫將軍,不如讓人先安排貴使去休息。后續的事,咱們再慢慢商議。”公孫瓚應了一聲,喚來下人,帶著司馬懿去了安排好的住處。
待司馬懿離去后,營帳內只剩下公孫瓚與李儒二人。李儒微微瞇起眼睛,開口道:“將軍,難道真的不想奪回幽州,一雪前恥?袁紹當年的所作所為,想必將軍至今仍歷歷在目。”
公孫瓚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怎么,先生還不信我?其實從始至終,我都沒有爭霸天下的心。早些年,我被權力迷了眼,現在想來,也不過是想位極人臣,光宗耀祖,顯赫家族罷了。”
公孫瓚目光變得柔和而堅定,繼續說道:“而如今,經歷了這么多挫折,我也算真正看清了自己。人活一世,要那么大權勢干什么呢?有多大能力,就辦多大事,能實實在在為百姓做點什么,也算是人過留名,雁過留聲了。”
李儒心中暗自思忖,從公孫瓚的神情和語氣來看,這番話似乎并非作偽。但作為一名久歷權謀斗爭的謀士,他深知人心難測,公孫瓚如此表態,或許還有其他深意。
“將軍有此等胸懷,實在令人敬佩。只是如今這天下局勢復雜多變,袁紹勢力日益壯大,難保他不會對并州有所圖謀。即便將軍無心爭霸,恐怕也難以獨善其身。”李儒緩緩說道,試圖從局勢的角度,再次觸動公孫瓚的心思。
公孫瓚說道:“其實人心都是會變的。從師弟毫無芥蒂地幫我,給我一條退路,我就已感激不盡。沒想到師弟辛苦打下的并州,就這樣拱手讓給我,我公孫瓚何德何能,能得師弟如此相待。我如今別無他想,只想替師弟守好這并州,日后師弟若是覺得不放心,我大可以拱手相讓,留我公孫氏一個立足之地便是。”
李儒仔細觀察著公孫瓚,見他言辭懇切,神色真誠,不像是在作偽。心思電轉之下,李儒問道:“那依將軍看,這天下未來誰能在其中脫穎而出?”
公孫瓚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天下諸侯我皆已相熟。若論胸懷、論氣度,若論誰真心實意地為百姓著想,心存百姓,當然是首推師弟。說句心里話,現在師弟已經有了王霸之姿。若不是此番他執意要去草原走這一遭,又恰逢袁紹大軍伐曹,他在其中定能攝取更多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