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遠遠望見紀靈被擒,心中明白大勢已去,猶如五雷轟頂,只得帶著剩余的殘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曹昂望著遠去的袁耀,并未打算繼續追擊,他深知“窮寇莫追”的道理,以免中了敵軍的埋伏。
此時,和袁耀一起逃離戰場的閻象,目睹紀靈被俘虜的一幕,不禁暗自嘆息道:“如此猛將……實在可惜。”
袁耀聽聞,卻笑著安慰道:“閻先生,不必如此嘆息。我軍本就有意將壽春等地讓與劉表,日后在伯父帳下,猛將如云,謀士如雨,何愁大業不成?一個紀靈,雖勇猛過人,但也不必過于惋惜。”
曹昂生擒紀靈后,望著這位勇猛依舊的敵將,心中著實欣賞他的武藝與忠誠,遂萌生出招降之意。他親自走上前去,親手為紀靈解開繩索,和聲說道:“紀將軍,久聞您武藝高強,忠肝義膽,實乃當世猛將。如今袁耀大勢已去,您又何必再為他盡忠?若將軍肯歸降于我,我必向父親稟明,定不會虧待將軍,以將軍之才,日后定能在我軍陣營中大展宏圖。”
紀靈卻一臉堅毅,怒目而視,大聲喝道:“曹昂,休要多言!我紀靈深受袁公之恩,今生今世,只愿為袁公效命,絕無投降之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曹昂并未因紀靈的強硬態度而惱怒,反而更加欽佩他的忠誠。他微笑著說道:“紀將軍的忠義,曹昂深感敬佩。但將軍也該明白,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袁耀并非能成大業之人,將軍何必為他搭上性命?”
紀靈卻扭過頭去,不再理會曹昂,一副寧死不屈的模樣。曹昂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實在不忍就此殺了紀靈這樣的猛將。思索片刻后,他對左右說道:“先將紀將軍暫且押下去,好生看管,不可怠慢。”
士兵們領命,將紀靈押往營帳后方的臨時囚牢。一路上,紀靈昂首挺胸,毫無懼色,嘴里還不停地叫罵著。曹昂望著他的背影,心中暗自思忖:“此人忠義如此,若能為我所用,必是一大助力。看來還需從長計議,慢慢勸降。”
此時,于禁、樂進等人圍攏過來。樂進說道:“公子,這紀靈如此不識好歹,何必留他性命?不如盡早殺了,以絕后患。”
曹昂擺了擺手,說道:“樂將軍,紀靈雖為敵將,但他的忠誠與武藝皆屬難得。我相信,假以時日,定能打動他。再者,殺了他容易,可如此猛將就此隕落,實在可惜。”
于禁點頭贊同道:“公子深明大義,愛惜人才,實乃我軍之幸。只是這紀靈性情剛烈,恐怕一時難以勸降,還需謹慎行事。”
曹昂說道:“于將軍所言極是。我會安排可靠之人,好好照顧紀靈,同時也會找機會與他多溝通,希望能讓他回心轉意。”
曹昂眾人正說話間,忽然一名傳令兵神色慌張地疾奔而來,單膝跪地,大聲稟報:“啟稟公子,大事不妙!劉表帳下劉備、文聘大軍勢如破竹,竟大破曹仁將軍與曹洪將軍所部,如今潁川已全面失守!”
此言一出,眾人皆面色大變。曹昂心中一緊,潁川的失守意味著局勢陡然惡化,他立刻意識到許都的安危已岌岌可危。如今譙郡這邊雖取得了一定勝利,但潁川的淪陷很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許都作為曹操的重要據點,極有可能成為劉備等人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