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理所應當的,他也知道了李寬在小山村的經歷,以及后來和契苾何力相遇,說出的那句揪心之語:原來你們突厥人從來都沒把漢人當人看。
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劉炳在之后的信中隱晦提及“不敢言明”的“楚王殿下手段酷烈”之事,竟然是這個!
其實,李二陛下當初之所以做出這些周密安排,自然不是擔憂兵強馬壯后的某豎子反手殺個回馬槍,他是怕小兔崽子一朝不慎,當真的有個好歹。
李二陛下不希望兒子出事,畢竟自己這一生的遺憾,已經夠多了。
然而,李二陛下不知道的是,當時被姜盛磨得不行的竇師綸,在得知李二陛下的意圖后,倒也樂得做這個順水人情,正好,壓箱底的家當能藏久一點,就藏久一點罷——左右玄甲軍的這些弓弩手也算是精銳中的精銳,勉強可堪一用。
不過忠義無雙的“大唐好家臣”——竇師綸竇公怎么也沒想到,自家家主一去草原,就給他來了一波大的:整整一千五百余的弓弩手,還個個不遜色那些玄甲軍精銳,所以在打贏朔方城一戰后,竇師綸也慌了。
尤其是眼睜睜看著柴紹送出那兩千騎兵后,原本應該對楚王殿下的安全徹底放心的他,在捕捉到后者眼中那抹興奮后,他便知道,玩脫的不是楚王,而是他和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以為兒子只是去草原“見見世面”,很快就會回來。
一千重甲騎兵,加上一百玄甲軍精銳,怎么著也能把這臭小子安全帶回來。
竇師綸則是比李二陛下想的深一點:讓楚王殿下打一波小戰役,取得勝利,之后歸來也算是“得勝回朝”了。
好面子的楚王殿下肯定不會拒絕這樣的安排。
可……
或許從朔方城外李寬展露出的那身驚天箭術,射落金狼大纛開始,事情的走向就開始徹底失控了……、
“竇公,您想啥呢?讓路哇!本王要沖鋒!”當李寬拎著一把柴刀準備沖進山坡下的那片突厥人營地時,卻發現心中滿腹苦楚,臉上一片惆悵的竇師綸竟不知何時打馬擋在了他身前。
“楚王殿下,咱們該回……”竇師綸嘴里剩下的“長安了”三字還沒說出口,就只見眼前的小王八蛋雙腿猛地一夾馬腹,“嗖”地一下便從他身邊沖了出去,手里還提著那把從不離身的生銹柴刀。
一個時辰之后,得勝歸來的楚王殿下和同樣長刀染血的姜盛并肩打馬歸來。
“姜盛,剛剛你有沒有聽清那個突厥年輕人死前說的啥?你別說,他看向本王的眼神怪滲人的咧!”
“殿下,他好像在念叨他阿達(父親)的名號吧。”略微懂些突厥語的姜盛道:“好像是叫什么巴加圖,翻譯成咱們漢人的語言,大概就是勇敢的戰士之類的。”
“哦,可憐的……那有機會,本王送他阿達下去陪他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