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聽完楚王殿下的這通分析過后,一直閉目養神的竇師綸在此時睜開了眼睛:“那就打!”
“竇叔兒,這次您可比本王要積極了哦。”楚王殿下一聽竇叔兒居然也贊成打這一仗,不禁感到一陣樂不可支:“不過您放心,這次掃平了高句麗和百濟以后,要是有那國色天香的——”
“臭小子,你打住。”竇師綸沒想到,楚大王至今仍舊對人家的王女念念不忘:“老夫不好色。”
“哎呀,竇叔兒——”楚王殿下此刻有話要講:“男人,哪有不好色的。”
“老夫過了那個年紀了。”竇師綸聞言嘆了一口氣,隨后有些無奈的看著自家的年輕家主:“殿下,你也悠著點兒……”
“呃……”眼見火燒到了自己身上,楚大王突然就想起了正事:“不提這個……咱們說回正事——你們說,本王要不要寫信回長安,讓那昏君先將計就計啊?”
“殿下是說如果泉蓋蘇文寫信欺騙,就讓陛下信以為真是么?”一旁的王玄策聽聞李寬此言,當即皺眉道:“這種事情……非是陛下不愿,也非是陛下看不穿,而是朝中……不乏有些自作聰明的蠢人啊!”
“哦,你說我無忌舅舅啊?”因為如今魏征已經成了自己的岳父大人,至于那宇文士及……看在綰綰的份上,楚大王也不好再無故編排人家,所以楚王殿下的便宜舅舅長孫無忌,就成了唯一的受害者。
“殿下唉……”王玄策聞言莫名感到有些好笑:“咱們現在是在商議正事,朝中官員……總有些蠢蛋,覺得自己比旁人聰明,能夠識破泉蓋蘇文的陰謀,然后力勸陛下盡快發兵……”
“哦……那就不是趙國公了。”楚王殿下聞言有些惋惜的搖了搖頭:“他還不至于蠢到這種地步。”
-------------------------------------
事實也正如楚王殿下所預料的那般。
貞觀十四年七月,在大唐質問高句麗為何聯合百濟攻打新羅的國書送到高句麗的王都后,彼時正打算一鼓作氣突破新羅第二道防線的泉蓋蘇文,當即便向李二陛下上表了一封極盡諂媚之言的回信。
在信中,泉蓋蘇文先是強調了高句麗并沒有聯合百濟攻打新羅,只是他們兩國恰巧在邊境問題上同時與新羅起了沖突,所以才導致了戰爭。
所以他請求李二陛下不要對此感到生氣,并且他還還表示:如果大唐愿意調解高句麗、百濟、新羅的戰爭,他很歡迎,甚至還保證,一定會好好招待到訪的大唐使團。
不得不說,自從去掉了煩惱根后,泉蓋蘇文的政治水平可謂直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