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
“契苾何力,執失思力!”李二陛下再度發號施令。
“末將在!”
“你們兩人,各自率領八百騎兵,提前堵在高句麗援軍的必經之路上,將他們吸引過去,能不能辦到?”
“末將自當萬死不辭!”
“長孫無忌!”
“陛下,臣在!”
“朕同樣給你兩萬騎兵。”拜楚大王所賜,如今的大唐,最不缺的就是戰馬:“你先埋伏在李績對面的山頭上,在阿史那社爾他們開始挑釁高句麗的援軍后,你便要用最快的速度繞到這支援軍的后方——一旦李績同他們展開正面交鋒,你務必要用最快的速度切斷他們的后路。”李二陛下說到這里時,他最后點了一下地圖上的那處伏擊點,然后抬起頭,目光掃過周圍所有人:“至于朕,會親率剩下的一萬多人馬,守在南邊,一旦朕發起沖鋒,所有人都必須出現在戰場之上,咱們人數不夠,只能用最快的速度,展開最兇猛的攻勢,才能將戰果擴大,贏下此戰!爾等,可明白?!”
當李二陛下天策上將的氣場全開,這帳中之人,沒人會再懷疑這一戰的結果。
有陛下在,他們一定能勝!
而就在李二陛下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
楚王殿下的艦隊,在歷時半月后,剛剛抵達泉州。
而從泉州抵達高句麗海域,最快最快,仍舊需要半個月。
楚王殿下也想盡快趕到,可奈何他必須在泉州短暫停留一日,進行必要的補給。
“鎮玄,你說那昏君都一把年紀了,怎么還不服老呢?”泉州碼頭,楚王殿下靠在船頭欄桿上,看著下方不斷往甲板上搬運糧食的民夫,他不禁無奈地嘆了一口氣:“但愿本王不是多此一舉。”
“殿下,怎么會呢。”張鎮玄知道自家家主在擔憂什么:“一直以來,只要涉及戰事,您就幾乎沒有出過任何錯,所以臣相信,這次也一樣。”
“唉?有嗎?”楚王殿下還沒往這方面想過:“鎮玄,本王真的這么英明?”
“當然,這些都是玄策兄在仔細研究過殿下您以往的所有戰績后,才得出來的結論。”張鎮玄聞言輕聲笑道:“難不成玄策兄說的話還能有假?他可是您的李斯啊。”
“那你還是本王的霍光呢。”楚王殿下聞言哈哈一笑,隨后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鎮玄,跟著本王南征北戰,從目前來看還不一定能啥好結果,說起來……本王還當真是有些——”
“——殿下您打住。”張鎮玄不等楚王殿下把話說完,便伸出手,制止了對方繼續言語:“臣一直以來都相信,殿下您心中有著雄偉的志向,而以您的性格,您絕對不會虧待任何追隨您的人——可正因為如此,您將來要走的路,一定困難重重。而臣……這輩子沒什么別的心愿,只希望能夠陪著您一道將這條困難重重的路給走完,如此,也算此生修成正果,自然善莫大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