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行前,桂云錚將林之靖、徐浪、宣豹、鞏玉成、郎家兄弟一齊召到帳中。
這當中,只有古海峰沒有到場,而他之所以沒到場,是因為他在京師城破的當夜救下風破后,便于次日一同去了泰山,他的目的,一為弄明白當初清虛子臨終前的交代,二為弄明白凌虛子的死因。實際上,他早已推理出了整個事情的原委,上泰山去,只為從雷震和云開口中得到一個證實而已。當然,最終的結果,極可能是要清理門戶的。
“眾位兄弟,明日我便去京師了,在我沒回來前,誰都不能輕舉妄動。”
桂云錚的表情很凝重,這個開場白,令眾人心中一緊。
“我走后,林兄負責軍中所有事宜。宣兄弟、玉成、二位郎將軍,請助林兄約束好本部兵馬。師弟,此行,你我一道去。咱們一起看看,那害得你我家破人亡的奸賊,會是個什么下場。”
桂云錚接著又一一做著安排。
他這般安排,亦有著他的道理。這次京師之會,會不會皆大歡喜,他其實也沒有多少底。但他著實也不希望,這天下會再起烽煙。所以,于他而言,他是帶著誠意去的。他希望能以自己的誠心,贏得江南眾將的信賴。
“待我回來,眾兄弟的去留,便有了個明確的著落。故,到時還請眾兄弟安撫好
安排完畢,桂云錚又做出交代。
關于他將奉福王為主的事,這些高層軍官自然都已知曉。要說呢,大家心里還是有看法的。畢竟,這一路打過來,真是不太容易了。如果桂云錚就這么放棄了帝位之爭,那么,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在新帝能與他們的功績相匹配。
而雖說顛覆靖王主導的政權這個目標,大家是一致的,但卻不代表說,大家能夠很和諧地兼容下來。
因為,若沒有桂云錚兵出長安,有力地牽制和打擊了朝廷的數十萬兵馬,光憑江南一地之力,要奪得這天下,只怕,還得費上不少年。
所以,這其中,像林之靖、徐浪、宣豹幾個,雖略有惋惜,倒還能完全理解,去留隨意。可鞏玉成、郎家兄弟,包括古海峰以及留守各地駐守的將領,則大多數會有些心情復雜了。
在他們看來,只要桂云錚想當皇帝,他們便能堅決地同他走下去,或者說打下去。若是江南將士不服,那大不了大家掰一下手腕。可如果將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功勞拱手讓人,這多少,讓他們有些不服氣,有些沒得安全感。
“王爺,您還是須得多加當心啊!”
沉默半晌后,宣豹開口了。
他因折服于桂云錚的風采,才選擇跟著桂云錚馳逐天下,至今,他們宣氏父子的武陵郡,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雖也只是彈丸之地,卻表示著一種決心,表示著自己的站位和立場。
所以,他一方面固為桂云錚的舍得感到惋惜,一方面亦為桂云錚的大格局感到欽佩。
但是,在不明了江南將士的真實態度之前,他于公于私,都頗有些擔憂。
“呵呵,多謝宣兄弟,應無妨也。”
桂云錚微微一笑,顯得很輕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