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越為了幫自己的主子掃清障礙,的確有些不計一切了。在夜里勸說福王未果后,他不得已先控制了福王,然后用早已找到的替身,來幫自己施行下一步的計劃。
當然,最終還是功虧一匱。
這頭,得到方醉的報訊后,花姐很是震怒,她是個聰慧的女子,聯想到凌越向來和近日的表現,自然猜得出凌越意欲何為。
而以翠柳園的實力,找出福王的藏身之地,并不困難。
……
宴散過后,一切事,都有了個初步意見。
一是對于靖王的處置,雙方均無異議,如此罪孽深重,靖王實是百死莫贖,一個殺字便了。至于靖王的黨羽,著有司一一查實,視罪行輕重而定。而像月蘿郡主,福王尊重桂云錚的意見,如平王家眷一般,善待之。
二是誰坐江山的問題,福王幾番推讓后,也不再堅持了。
三是桂云錚的將士去留,先是論功行賞,愿留下的,量才為用。不愿留的,做江湖人也罷,做富家翁也行,均不再干涉。
四是關于西北的問題,福王的本意,是由桂云錚坐鎮,如之前各藩王一般,將長安以外的地盤,都做為其封地。然桂云錚慮事更遠,提議長安仍由復王來掌管,一應官員,可由朝廷新派,兵馬等,亦由朝廷重新派駐。這其實是個敏感問題,但桂云錚這般一表態,就表明了自己真心沒想過要這功名富貴。最后,兩人再三商討后,桂云錚勉強才同意,可仍領英王之名爵,率金城所余人馬,還歸金城,以固北防。
最后,關于凌越的處置,經桂云錚一番求情后,福王才下諭,削其官爵,貶為庶民。
數日之后,英王大軍就地完成整編。又隔數月后,英王將士們的去留總算塵埃落定。
古海峰在與風破回歸泰山后,弄清了一切事情的原委,著雷震和云開自廢武功,罰在泰山后院掃院終生。然后,風破繼續為泰山掌門,古海峰則入奉新皇,仍領大同府將軍,以抵外夷。
郎家兄弟中,老大郎玉章甚得福王賞識,被留駐京師,領兵部尚書一職,郎玉虎則不愿再為官,領著金銀若干,回鄉去了。
王良、馬俊分別為商都將軍和洛陽將軍,坐鎮中原。
韋大用受封長沙將軍,兼管岳州軍事。
宣豹仍回武陵郡,繼續與乃父共同執掌武陵郡。
魯亦達辭去一切職務,安心回商洛開他的拳館。靳八將軍在一聲嘆息之后,再次回到山中,一心禮佛修禪,從此再不問世事。
至于像嚴有道、馮紳、劉慎、魏子寧、武英雄、戚飛等曾經的降將,亦各有封賞,算得上是各有所歸,皆大歡喜了。
然縱是如此,愿隨桂云錚西去的將士,除去馬如豹、馬如虎這些金城漢子外,仍有數萬之多。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兵出長安,五萬金城人馬,至此,僅止折損近半。
當然,最終桂云錚還是留下了所有的中原將士。故土難離,他可不是個無情的人。
另外,方醉見天下事定,便不再跟著桂云錚,而是同鄭八爺奔赴江南,回歸梅花島。
于是,又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桂云錚率著林之靖、徐浪、馬如虎、馬如豹等一眾將士,浩浩蕩蕩地走在回長安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