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真盯著呢?!”李二陛下被兒子給的這個“意外驚喜”給打了個措手不及。
“……”李承乾又不說話了。
他主要也是無話可說:他不是楚王,這貨拿來蒙騙自家老父親的那些話……屬于是張口就能來。
“算了……”李二陛下覺得再追究下去也是自討沒趣:“起來,滾蛋!朕想自個兒待會兒!”
“父皇……”李承乾知道離開前還想再搏一把:“要不……朔方城那邊……”
“竇奉節只能留在長安!”李二陛下現在不用等兒子撅腚,他就知道對方想干什么:“如你所說,他一個武將,還伙同外人對你弟弟圖謀不軌,所以你想想,若是將他放在朔方城,令其將在外,還手握兵權——你是怕他不反么?!等等……”直到此刻,李二陛下才終于意識到,自己似乎對宅心仁厚的太子爺產生認知誤區了:“你個混賬玩意兒,你還真是這么想的?!”
“父皇……兒臣……”李承乾這會兒能說他只是剛想到將人派去朔方城,接著在等對方走到半路的時候,自己再讓人上表竇奉節意圖謀反,狠狠擺對方一道么。
就算屆時竇奉節不會被發落,但是有了這么一出,父皇肯定也不會將兵權交給竇奉節。
到那時,他竇奉節去也不是回也不是,真正落入了前后兩難的境地。
但現在……
好吧,雖然李承乾不愿意承認自己腦瓜子笨,但是……父皇的辦法……除了更缺……嗯……缺乏道德以外,好像也沒啥其他毛病嗷……
“你這什么眼神?!”李二陛下見兒子在自己訓完話后,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眼中還不時冒出精光,不由愈發惱怒道:“朕就知道……你如今也跟你那混賬弟弟學壞了……”
“父皇……”李承乾身為楚王殿下的好大哥,他向來秉承著“弟弟犯錯我背鍋,我若犯錯自己扛”的優良傳統:“這……根本就不關寬弟的事……”
“你就護著你的蠻夷弟弟吧!”李二陛下這回可是真傷心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你大伯當年要是有你一半……算了……或許你大伯還真有你一半的友愛,可惜架不住元吉那個狗東西……”
李二陛下說到這里時,突然止住了話頭,隨后只見他又朝兒子擺了擺手:“朕累了,你也退下吧。”
“父皇,那兒臣告退……”李承乾直到離開時還一頭霧水:怎么好好的……突然就沒了下文了呢……
這可真就挺令人感到費解的。
殊不知,在李承乾離開后。
偏殿內,李二陛下在書架前一陣摸索后,終于從暗格內取出了一方劍匣。
而隨著劍匣開啟,里面存放的并不是什么絕世名劍。
只是四把普普通通的小木劍,而劍身上面則分別刻有“建成”、“世民”、“玄霸”……還有……“元吉”。
李二陛下看著匣中木劍,沉默良久,隨后他伸出手,將其放在其中一柄木劍的劍身之上,輕輕摩挲:“但愿朕的兒子們,他日不必走朕的那條老路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