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江城高中的學子們高考加油應該選什么歌曲呢?
余然兒心中已有了目標——《北京東路的日子》!
由于和諧神獸的關系,接下來將稱呼為《京城東路的日子》。
這首歌系南|京外國語學校2010屆高三六班的原創畢業歌,詞曲作者汪源,原唱是10屆高三六班的十二位同學。
京城東路的日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京城人創作的歌詞。
其實京城東路不在京城,而是在南外高中所在的街區,同名街道罷了。
該歌發行于2010年的六一兒童節,MV視頻發布于當年的六月下旬,之后《京城東路的日子》迅速走紅網絡,網上關于該歌的各類改編翻唱層出不窮,可謂是熱門畢業歌。
余然兒手機里有425MB音樂流量,直接下載一首無損音質的伴奏,然后再花一點樂譜流量下載一首吉他曲譜。
中午到家后,她試著清唱幾遍,很快找回熟悉的樂感,并勾起自己的回憶。
曾記得,以前開班會的時候遇到停電事故,愛唱歌的班長便在講臺上教人唱歌,大家一起在黑暗中學習唱歌,或者開啟燭光歌會,一直唱到學校恢復供電。
那些停電的夜晚,余然兒學到三四首歌,其中就包括一首《京城東路的日子》。
余然兒在屋子里回憶一會兒,開始熟悉吉他譜,花費一個中午的時間大致掌握,不過還不能真正的實戰,需要再熟悉一陣子。
下午上課時,余然兒便思考著怎么解釋這段歌詞。
這首歌的歌詞里提到京城東路、顧萍、凡哥、烏龜、方丈,這都是人家獨有的東西,余然兒尊重原作,自然不會隨意改動。
一整個下午,余然兒一邊看小說,一邊聽課,一邊思考,終于在放學前編造好理由。
余然兒編造了一個故事,告訴眾人歌詞部分靈感來源一位學姐,該學姐曾是南外的學生。
機緣巧合之下,余然兒在直播群的私聊窗口傾聽了她的故事,故而《京城東路的日子》的創作背景由此誕生。
要知道一首好歌一旦感動人,便會有人深挖創作背景,沒有創作背景會讓經典畢業歌根基有點虛,余然兒這手準備也不算毫無意義。
解決創作背景問題后,余然兒決定拉妹妹下水。
一個人去江城大學門口和學長學姐們拍視頻,她心里沒底。
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她的膽子就大許多了。
“妹妹,想聽新歌么?”
妹妹目光一亮,姐姐出品的歌,必然不會差。
余芊重重地點點道:“想!”
“來,你學會后咱倆一起拍視頻。”余然兒抽出一張手抄版樂譜。
妹妹接過樂譜,聞言面露狐疑之色,“拍什么視頻?”
在妹妹看來,姐姐口中的拍視頻肯定不是正常意義的拍視頻。
“你聽說過高考加油視頻嗎?”余然兒神秘道。
妹妹搖頭,她知道高考加油,但是她從姐姐的語氣里聽出別的意思,應該不是她腦子里想的東西。
余然兒無語,她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怎么妹妹連這個都不懂啊。
“那你總知道‘我在XX大學等你,高考加油!’的視頻吧。”余然兒換一個說法。
妹妹恍然大悟,要不是她被姐姐坑多了,她保證自己是第一個猜中的人。
妹妹低頭翻看手中的樂譜,“所以我們要帶著這首新歌……嗯,名字是《京城東路的日子》,一起友情出演?”
“沒錯,答對了!”余然兒打個響指,俏皮道。
“我倒是沒什么問題,不過學生的本職不是學習嗎,為什么我們在高考前還要跑去拍視頻啊?”余芊蹙眉,提出一個關于學生的根本的問題。
“這不是距離高考還有三個月嘛,遠著呢。”
“呸,距離高考還有87天呢!”妹妹反駁。
余然兒撓撓頭,三個月約等九十天,只差了三天而已,有什么區別嗎。
妹妹看著歌詞,漫不經心道:“要我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高考加油視頻不都是學長學姐們做的嗎,我們瞎摻和什么?”
“你唱不唱,不唱我就把樂譜收回來!”余然兒哼唧,一只小手伸去抓住樂譜一角,嗖的一聲收回到她的身后。
妹妹一急眼,雙手欲搶樂譜,兩只嫩手繞到姐姐身后形成環扣之勢。
從外面看姐妹倆人,就像妹妹主動撲身抱住姐姐一樣。
“我唱,我唱還不行嗎,你把樂譜還我,我要學歌,我要拍視頻……”
妹妹抱住她姐,準確的說是雙手抓住她姐的手里的樂譜,生怕被抓爛。
“……”
相比零食收賣的手段,顯然余然兒的新歌更加吸引人,所以妹妹不惜抱住她姐也要保下樂譜。
“來來,我教你唱。”
余然兒環顧一圈,拎起余芊的吉他坐在床沿,試音后直接開彈。
錚錚琴音抖然而動,美妙的音符在耳邊綻放,輕松悠揚,又似乎帶著某種低沉的情緒。
妹妹跟床邊,看著余然兒的眼睛,怔怔入迷。
那眼睛里流露出的感情,無比溫柔。
只聽她姐溫柔地唱道:“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妹妹盯著歌詞,眼睛閃亮亮的,跟唱道:“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余然兒和妹妹接著唱,“最后的最后,渴望變成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