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妞接過玉佩,能夠感受到它的溫潤和沉重。這不僅僅是一塊玉,還是一份責任、一份傳承。她深深地點了點頭,對牟奶奶說:“我會的,我會珍惜它的,也會銘記它的身世。我會讓它成為我們家族的一部分,讓未來的每一代人都能從中汲取力量。”
牟奶奶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她知道,這塊玉佩已經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而初寒妞,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傳承不僅僅是物質的傳遞,更是精神和夙愿的延續。
得知玉佩的身世和價值,使得初寒妞因為它的珍重而不敢戴了,牟奶奶看出女孩的心思就說,”這塊玉佩是你的附身符,它會護佑你平安吉祥,還是戴著吧!”
聽從牟奶奶的勸告,初寒妞又戴上,但是不敢外露,藏到衣服里,露出部分只是一條墜繩。
一天去鎮里,有個珠寶店映入初寒妞眼簾,她好信兒地進入,問詢可否幫她看看她佩戴的玉佩價值,老板拿在手中左看右看,還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給出一個價:八萬,而且還是收購價。
這塊玉佩應該算是玉中極品,也可能因為年代久遠才價值連城,太貴重了,牟奶奶也太看重我了,初寒妞暗想,那我更該好好孝敬她老人家,當做自己的奶奶看待才是。
初寒妞回到家后,心里充滿了感激。她明白這塊玉佩的分量,也清楚牟奶奶對她的一份深情和祝福。她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報牟奶奶的慈愛和信任。
第二天,初寒妞起了個大早,她決定親手為爺爺奶奶們做一頓豐盛的早餐。她輕手輕腳地走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煎蛋、煮粥、切菜,每一個細節都透露出她的用心。當早餐準備好后,她小心翼翼地端到飯桌上,叫牟奶奶起來吃飯,她則去喂自己的親奶奶吃飯。
牟奶奶看到桌上的飯菜,眼中不禁泛起了淚花,心想這個女孩已經把她當作了自己的家人了,有著跟她家人一樣的待遇,她的衣服和個人衛生都是初寒妞幫著做,還陪她聊天和出去散步,耐心聽她講述過往的經歷,就跟孫女和親奶奶一般親近。
隨著時間的流逝,牟奶奶也逐漸成為了村里的一份子。因為初寒妞的善良和樂于助人,引導村民發展家庭致富經濟,村民對她十分尊重和喜愛。
初寒妞并沒有因為玉佩的價值而改變原有的的生活,她依然保持著樸實無華的生活方式。她知道,真正的幸福和財富不在于物質的擁有,而在于心靈的充實和對生活的熱愛。
一天,村里又來了一位收藏家,他對初寒妞的玉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提出愿意出高價購買,但初寒妞婉拒了。她說,”這塊玉佩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件寶物,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是她和牟奶奶之間深厚情感的象征。”
收藏家聽了,深受感動,他明白有些東西確實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有關玉佩的故事在村里傳開,人們更敬重初寒妞的善良和樸實,愿意接受她的幫助,又有幾戶村民嘗試家庭經濟開拓,不再優柔寡斷,前怕狼后怕虎。
在平日的直播中,除了和進入直播間的網友交流外,就是聊聊村里的變化,如大棚又多了幾座、誰家養了笨豬、大棚蔬菜長勢、養雞戶有笨雞蛋出售等,但是每播初寒妞必推介東溝村盧振福養的溜達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