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寒妞的幫助下,為牟奶奶開通了微信賬號,他們也互加了微信,有事可以微信聯系,真看不出牟奶奶也很新潮,擺弄智能手機也很溜,一般功能都會操作。
因為那筆錢,初寒妞仍和牟奶奶磨嘰還錢的事,老人家才向她透露,說她這些年靠撿破爛積攢了有四十萬,因此給她的一萬也是額外的,勸說她不要再糾結那筆錢該不該收的事。
大棚里的活總是干不完,干完這個干那個,趕上氣溫陡升,野草看著長,張與冉才兩天沒來,地里的野草就積攢下來,又趕上兩波村游的,她就把地里的活擱下,去忙導游了。
好在白天爺爺能到大棚幫著干點,不至于讓野草瘋長。
因為有約定,地里不許施用除草劑和農藥,無形中增加不少勞力活,為了保證品質純正,她不能欺騙購買者。
自熊跡繡加大投資又建了五個大棚,張與冉重點在他的大棚務工,就沒時間顧及初寒妞家的大棚。沈曉玲也加入幫著做大棚的活計,從早到晚忙的要死。
每天幫著韋爺爺上菜也牽扯一部分初寒妞的精力,老人家看到初寒妞那么忙,他就主動接手上菜,總算把初寒妞騰出身來,行市也能把握的很好,不然上貴了就會賠。
兩個大棚真挺忙活人的,想到爺爺一天都在大棚里勞作,她有點后悔不該增扣一個大棚,要是一個的話,輕巧就干了,也不會那么累。
這天初寒妞在村口與游客話別,看到車開走,她回身朝家走,心血來潮,她唱了《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總想看看你的笑臉
總想聽聽你的聲音
總想住住你的氈房
總想舉舉你的酒樽
我和草原有個約定
相約去尋找共同的根
如今踏上這歸鄉的路
走進了陽光迎來了春……”
”姑娘,”一個老者和初寒妞搭話,”你可留步?”
老者七十有余,雪白的胡須下垂,眼眸炯炯有神,看著不像本地人,腳步輕盈,身上散發著昂揚氣概。
”老爺爺,”初寒妞收住腳步道,”你是喊我嗎?”
”正是,”老者慈祥地微笑道,”我可否給你卜一卦?”
”老爺爺,你別生氣,我爺爺不讓我算卦,他說知道了不如不知道,”初寒妞推辭說。
”我是主動給你看的,不算是算卦,”老者溫和地說,”若不是我看你面相好,即便你給我錢我也不會獻言的?”
”哎吆,下雨了,”初寒妞看到雨點打在地上,擊起灰塵,”老爺爺,你家在哪兒?”
”在旺順鎮。”
”你先到樹下避避雨,我回家開車送你吧,”初寒妞說完,抬腿就跑,沒幾分鐘開著那臺面包車來到老者旁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