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幾萬字后,我就有了要發表的沖動,投稿、拒簽、簽約、切書、再寫、再投,我就像落入一個怪圈轉悠不出來,我成了文字工廠,每天制造著無計其數的文字,多數都成了廢品,再繼續生產,不厭其煩地生產不休。”
”這就是一個網文寫手的曾經,這種心靈的折磨,不是常人能忍受的,你才經歷挫折就忍受不了,還得磨煉?”
聽得很入神,初寒妞都沒聽清葉秋在問她話,葉秋接著講道:”一本一本開,一本一本切,但我堅信我會成功,既然別人能寫成,我也能寫成,都是人,人家能行,我必行。”
”看書學習,借鑒還是很有必要的,模仿著去寫,漸漸的有點上路了,稿子再沒有被拒簽,但閱讀量不行,個位數或兩位數,很少過百,在第五本書時稍稍有了點起色,但一天也就賺幾分錢,連一角錢的時候都少,我暗下決心,以時間換改變,依舊無休無止地筆耕。”
”我每天堅持不斷地寫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文筆越來越嫻熟。當我寫到第六本書的時候,終于迎來了轉機——我的作品受到了更多讀者的關注,閱讀量逐漸上升。”
”我并沒有因此而滿足,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于是,我更加努力地鉆研各種寫作技巧,并開始嘗試創作不同類型的小說。”
”閱讀率上不來很愁人的,咱是新人,跟人家「大手」比不了,就固定粉絲一塊就是資源。咱沒有啊,咋整?我想不出啥法子,不是說「辦法總比困難多」嘛,這句話觸動了我,我決定采取非常規手段,寒妞,你猜我怎么做的?”
”嗯……,猜不出,”初寒妞實話相告道,”找熟人捧場嗎?”
”貼點邊,”葉秋坦白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想了一個買讀者的手段,舍得舍得,不舍哪來的得,我去了早市——買閱讀。”
”我身邊立了一個小招牌,閱讀十五分鐘得一塊錢,一天一人一次。”
”我的小說兩章有四千字,十五六分鐘可看完,快的用不上,有幾個老人被錢吸引,用手機掃碼我的小說,看任意兩章,我還對要閱讀的人的開始時間做了登記,十五六分鐘后支付一塊錢。”
”一看我真給錢,圍上來的人多了起來,完事后得到一塊錢走人,有的還想多看,只能等到次日,一天發出一百份就停發,有時多點,但每天都超。”
”這樣,我一天「買讀」花去一百多塊,一個月我拿出四千多塊,堅持一個月,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你想象不到,我到時都有人排隊,讓我做個記錄,便開始計時。”
”這招挺管用的,我花錢買來閱讀量和加入書架的人,聽讀指數提升后,我的人氣也上來,平臺給量也多了……”
”葉姐真有你的,”初寒妞驚訝道,”不過你也挺敢下血本的,你就不怕沒效果嗎?”
”我需要人氣,那些大叔大媽就是我最忠實的讀者,”葉秋帶有自信地說,”我不懷疑我當初的動意,應該說在一個月內這些「看官」每天風雨無阻地看我們書,雖說我贈送了四千來塊,卻把我的閱讀基礎打牢了,我的在讀受眾中就有我當初花錢買來的讀者。”
”吃水不忘挖井人,”初寒妞說,”你應該對他們有所回饋啊,不過你的做法也給我提供了啟示,我想學學你這個套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