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菜才種一個多月,秧苗出的很好,地里的野草也不多,幾天去一趟澆澆水,幾乎沒有可干的活,而且張與冉也會每天去一趟,給大棚做通風。
爺爺的狀態好很多,這讓初寒妞心里別提有多舒坦了,老人家午間也會自己做飯,再就是喂喂雞和狗,空閑時還會到村里找人下棋。
原來初寒妞針對爺爺的境況還會「心有余力不足」,現在可以放開想法干,出攤或帶團都不擔心爺爺有啥意外。
上午忙活給家里的狗準備產房,吃過午飯再去出攤,沒去陽濱市而是去了鎮里。
爆了幾鍋,那個電影公司制片人江大海來找初寒妞,請她客串一個村姑,問她接活不?
初寒妞:”行,在哪兒拍片?”
江大海:”就在陽濱市南的陽光村。”
初寒妞:”我去過那兒做過直播帶貨賣雞,書記姓宋,我還是那個村的名譽代言人呢!”
江大海:”這次拍的電視劇,宋書記也有出演,他退休了,就出演村書記,老本行,你演一個大學女畢業生返鄉創業,年齡跟你相仿。”
牟奶奶:”寒妞,你也帶上我唄,我也想看看你拍戲?”
初寒妞:”江經理,我可以帶上我奶奶嗎?”
江大海:”不耽誤你拍戲就行,戲份不多,該上戲就上,一天出場費五百。”
初寒妞:”行,哪天開拍?”
江大海:”一周后吧,我把劇本先給你,熟悉下臺詞,不過你的戲段是集中的,連拍三天?”
初寒妞:”沒事,我沒有別的事,有時間。”
過不多會江大海又回來,拿給初寒妞一個劇本,拍戲頭一天先試鏡,隨便演一段,看入戲效果。
出攤后回家,吃飯時初寒妞把電影公司聘她演戲的事告訴爺爺,哪知初爺爺也要去,那就從了他的心愿,反正開車去,不在乎多拉一個人,也好跟牟奶奶做個伴。
劇本背景,擬由初寒妞出演的角色,從小在農村長大,考上大學深造,畢業后找不到可心的工作,毅然決然回鄉創業,開辦一家肉類加工廠。
再看女角色經歷,她也是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爸媽長年在外打工,之后母親生病而亡,爸爸又找新媳婦,一年中只有過年時回老家一趟,父女感情平淡。
看到這兒,初寒妞想起了媽媽,她感覺媽媽很無辜,據說一個人沒再嫁,過得也很清貧。
一想到自己可憐的母親,心情頓時變得壓抑,唉,都是那個花心的爸爸,他毀了家,也毀了媽媽的幸福,上次還托洛叔轉給他五百塊錢,也不知怎么尋思的,好壞不分了?
演戲也挺好,臨時賺點外快填補家用也不錯,一天就五百,真的不少,平時群眾演員一天才八十,那自己飾演的角色也算個小角色,不是與群眾演員同日而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