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顏經理的戰友房偉,”接機人說,”他昨天打電話通知我來機場接兩個人,是爺孫倆,我有你們的照片,不然我不會一下認出你們來。”
”謝謝房叔,我顏叔也太客氣了,”初寒妞不好意思地說,”我們不想麻煩人?”
房偉拉他們入住了預定酒店,讓他們先小歇,晚上過來請他們去吃飯,其后的日程也由他安排。
在北京逗留兩天,房偉作為專職向導,全程陪他們游玩觀光各大景點,可謂服務周到,盡心竭力。
返程還是坐飛機,登機后,初爺爺表現十分淡定,畢竟有過一次經歷,似有約定俗成的感覺。
鄰桌是一位三十幾歲的習女士,自然初寒妞挨坐,一聊得知該女士是搞蔬菜批發的,彼此有了共同語言,她們很快交流起來。
初寒妞:”我家有兩個大棚,不過在我們村有四五十個,加上另外兩個村屯,合計有六十多,都是種的蔬菜。”
習女士:”我這次就是去蔬菜生產基地的,上一批白菜發往東北了。”
初寒妞:”東北也有蔬菜啊?”
習女士:”我進的菜便宜,主要供應大型超市,你們的菜都銷往哪里?”
初寒妞:”就在當地,我家的村里到鎮里也就十多公里,節前都賣出去了,下一茬也剛種上不到一個月。”
習女士:”價格怎么樣?”
初寒妞:”忘了說了,我們種的是有機/富硒蔬菜,價格相比無機的略高點,很多是批發訂購的,真正零售的不多。”
習女士:”問一句不該問的,你們種的有機菜純嗎?”
初寒妞:”純,我們可承諾支持第三方檢測,我們也自行做過檢測,能達標,而且我們種植過程中,絕對是不上化肥和農藥的。”
習女士靜默片刻,像是在做盤算,語氣輕柔地說,”過幾天我想去那兒走一趟,到時我提前給你打電話,你發個定位,我對你們的大棚有機菜很感興趣。”
初寒妞:”行啊,習姐,你可以看看,你也要開發有機蔬菜大棚種植嗎?”
習女士:”種,我是干不了的,但我可以進你們的菜,到時空運,只要你們的菜夠純?”
初寒妞:”那成本得多少啊,還能劃得來嗎?”
習女士:”不是成本問題,而是有需求就可操作,作為純有機蔬菜,貴也在情理之中,關鍵得是東西是好東西,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是有本質區別的,后者是無公害蔬菜,就跟農民家的園子菜,好吃著呢!”
接下來她們談了批發細節,初步達成口頭意向,等于是后山村結合體又多了一個采購商。
廣義上初寒妞也算是個商人,時時處處商機相伴,與人聊上一聊,便確定了一樁生意框架,這讓初寒妞欣喜異常,對習女士發出了誠摯邀請,對方欣然接受。
一個多小時的航程很快到達,她與習女士在機場出港口話別,各自留了電話,并互加了微信。
天還早,初寒妞開自己的車拉爺爺到了鎮里,買了幾樣生活用品就回后山村,到家恰好剛黃昏,晚飯做了手搟面,爺孫二人自己給自己接風洗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