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點事排解空閑引發的心里煩躁,初寒妞還把姜大壯也請來,三個人一起包包子,有發面的,有剁菜的,有絞肉餡的,分工合理,當餡子調拌好就開始動手包。
六點半第一鍋包子出鍋,素餡蒸十五分鐘,肉餡蒸二十五分鐘,韋勝還把家里的錄音機拿來,放在門口吆喝生意。
牌子上書:素餡是綠色蔬菜,肉餡是笨豬肉,這個招牌一打出,鄰居住戶購買的不少,其中有幾個是昨天買過回購的。
也許是菜店是有機菜店,名聲打出去了,無形中吸引了愿意吃包子的人,因為有機菜還沒下來,韋勝只能選擇綠色蔬菜做配料。
看到賣包子很招人,初寒妞提出多包些,中午還能賣,而晚上吃包子的則很少。韋依然的一妹一弟也都在菜店,韋勝不想把他們鎖在屋里。
中午韋勝顛了幾個菜,三個人圍桌喝著小酒嘮著嗑賣著包子,韋晶晶主動擔負起店員,有進屋買包子的,她就接待,收錢找錢都會,很多人是微信支付,免去了現錢交易。
閑聊中讓初寒妞萌發了一個靈動意念,做什么能掙錢就做什么,不要局限于我就該干什么,不到兩天的實踐,韋勝忙活著賣包子是有利可圖的,不賠錢還有剩就是好生意。
”韋爺爺,你還會炒菜,不如增加營業范圍,順便開個小吃,”初寒妞建議道,”好在房子是現成的,不用單租,不用再搭上成本,有要喝小酒的,你就給整幾個菜,帶拉兒就做了?”
”你們說我做菜的廚藝還可以?”韋勝征詢道。
”吃著可以,”姜大壯說,”以前寒妞也讓咱倆下廚做飯菜,反響不都挺好的嘛,你干吧,我家里的農活也不多,我可以給你搭把手,干點是點,等菜下來了,你就賣菜,小吃和蒸包子賣就放一放,你自己說了算。”
”寒妞,”韋勝問道,”大棚菜得什么時候能大批下菜?”
”將近一個月吧,”初寒妞掐指算了算說,”但也會有個別菜品早下,我也可以給菜店送些菜賣,但和蒸包子賣不沖突,大批菜下來的話,你就專職賣菜,論收益,還是賣菜利得高。”
”就這么定了,”韋勝開心地說,”寒妞盤下這個菜店就是為了我韋家,去掉房租,賣菜的剩余價值都給了我,她分文不取,讓我心里老不得勁了。”
”韋爺爺,”初寒妞糾正說,”你這個菜店也是咱下單訂菜的取菜點,具備雙重功能,不只賣菜,你也付出很多,我還沒額外支付你勞務費呢!”
”不許那么說,”韋勝感動地說,”我的家若沒有寒妞你幫襯著,我們爺孫四個過的是什么生活,不說你都能想象得到,我一個月也就兩千多退休金,干啥也不夠,更甭說想吃肉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