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時開播,初寒妞報出木耳價格,以優惠價回饋新老粉絲和網友,手機下方彈出小黃車,提示有購者可從速上車,明天就恢復原價。
在與進入直播間網友互動的過程中,下單就在進行,到晌午時,下單就達一千多單。午后再度開播,仍延續密集下單節奏,當太陽西下時已突破四千單。
一旁跟隨初寒妞直播的展夫人,看到滾屏浮動的下單提示,激動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神奇,就開播帶貨一天,竟然出單如此巨大,家里這批存貨,哪夠出單賣呀!
躲到一邊,把這喜訊告知丈夫,”老展,咱家的貨快沒貨了,趕緊去上幾樣魚,一定整條大胖頭,做鍋包魚,今晚吃魚宴,你去找「小個子」幫著你做!”
鄉下人好熱鬧,一看家里的木耳給順利拍單賣掉,別提有多歡喜了,叫上夠請的人來家做客會餐,是鄉下人溝通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吆喝一嗓子人就到了。
蒞臨家宴的鄉親,對初寒妞的敬重由衷的厚實,每個與她聊話的人都小心翼翼,語氣中都透著仰慕。
吃上,初寒妞宣布明兒就回去,但雇主提出要帶他們去周邊幾個景點轉轉,也算表達下感激的心情,無奈只能應下。
老相識展萬和邀請初寒妞和方俊娟明天去他家住,順便跟她匯報下肉腸生產方面的事情。
”展大哥,你這話就說的不對了,”初寒妞辯駁說,”我又不是你的領導,跟我有什么好匯報的?”
”我想跟你探討個事,”展萬和神秘地說,”不能讓他們聽到,他們猴精著呢,我得防著他們點,天機不可泄露!”
神神秘秘,初寒妞被云里霧里弄得心里沒底,等來吃飯的鄉親都走了,展萬和才說,我可不可以把玉米面條做成干的?”
”沒什么不可以的,”初寒妞說,”但是你得上設備,一套機器挺貴的,連烘干再切割,至少得兩套機器。”
”我研究了,”展萬和信誓旦旦地說,”價格還不算太貴,我想鮮的玉米面條不方便運輸,做成干的,就不怕壞了。”
”那就行動吧,”初寒妞鼓勵說,”產品也需要升級,有南方的東北人想吃了,就像下掛面似的,啥時候想吃擱水一煮就能吃,我看行!”
”但你得替我多宣傳宣傳,”展萬和帶有請求的口吻說,”還得你親自出馬,我有一天做直播賣面條了,直播間沒人,更甭提下單了。”
”展哥,你先把產品做出來,我告訴你怎么拍照和錄像,”初寒妞細心地說,”我要做個廣告放到櫥窗上,再在直播時掛在公屏上,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事,購買過玉米面條的反響都不錯,很多東北人喜歡吃這口。”
”那就先拜托寒妞姑娘了,”展萬和虔誠地說,”明天我帶你們出去走走,勞逸結合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