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妞謙虛地笑了笑,“都是咱自家的事。再說了,幫你也是幫我自己嘛。”
下午回到廠子,初寒妞讓栗冰領她去了她親戚家,走到他家尖椒地,看長勢很是喜人,雨水充沛,每株果實累累,油綠油綠的。
拿出手機,實景拍攝,足足拍了十分鐘,保存在相冊備用。還現場采訪了種植戶,一問一答,以確保實物的真實性。
等回到辦公室,初寒妞開始制作短視頻,嫻熟的操作,很快做完發到抖音上。同時也把它上傳到櫥窗貨架上,作為代售商品。
雖不用刻意直播帶貨,初寒妞在例行直播時也會推銷栗冰廠的肉制品,間或提及陽光村的小辣椒。
另外她還讓栗冰家親戚摘一些,由她送到鎮里的菜店出售,這期間菜都下來,他就停了后山村的小排檔快餐,回到鎮里買菜。
有賣就有買,韋勝順便也代賣小辣椒,愿意吃辣的人,一買就是幾斤,銷量遠比種植戶自己去市場賣快很多。
白天姜大壯也會來菜店,有小酌的食客,他們也會答對,都是應手的小炒或拌菜,開門一天也有幾桌,全天下來,賺點零花錢不難。
中午初寒妞又把代賣的小辣椒送到菜店,有兩份吃飯的,他們是認識初寒妞的,一聊起來,得到一個信息,開小吃店也是一條生財之道,不如正兒八經地開起來。
”寒妞,咱開個小吃吧?”姜大壯興奮地說,”我和韋大哥合伙干?”
“嗯,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初寒妞若有所思地說,“不過咱們得好好規劃一下,看看開什么樣的小吃店,賣些什么菜品。”
姜大壯搓了搓手,“咱可以做特色家常菜,外加幾樣拌菜,我和韋大哥下廚,不用外請廚師,我們哥倆都做出名堂了。”
“好,那咱得整個大一點的店面,賣菜兼開小吃,”初寒妞說。
既然要幫韋勝家,有了這個想法,初寒妞自然予以扶持,商定后,請韋勝著手找店面,租金由她負擔。
趕巧菜店旁邊一家小吃店對外轉讓,價格合適,初寒妞直接盤過來,委托保潔工收拾兩天,這樣開小吃和賣菜兩不耽誤,且分開經營,再完美不過了。
申請了工商執照,做了一個牌匾:二老翁特色小廚。店面還算大,共有兩個大桌,四五張小桌,菜系多為家常菜,有醬有燉,都是提前備出,放到冰柜儲存。
開業得有個場面,宴席安排在中午,后山村的聯合體成員,姜大壯父母和姜三爺老兩口也都請到,湊巴湊巴就是三桌,賀老倔和金水仙也上手幫廚。
正式開餐,初寒妞鄭重其事地講話:”這是我幫韋爺爺和大壯叔開的小吃,我也在探索跨領域經營,作為嘗試,不為賺錢,夠他倆賺點零花錢就行,他們也有信心開成一家名小吃,今年開,明年后年還開著,越來越大,成為一家遠近有名的老招牌,從今天開始,這家特色小吃正式開張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