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兩個「二老翁私家名廚」生意日漸火爆,在后山村和東溝村,很多農戶成為飯店食材的特供商,一個電話就送到,無論是土雞、笨鵝及蔬菜都是有機或家養,品質的上乘,博得食客的極度認可,就餐率始終處于爆滿狀態。
味覺不會撒謊,哪家館子飯菜好吃,一比便知,要說趙海龍高明,就高明在他認準品質品牌,在哪都是花錢吃,何不吃點養生的美味。
如此多渠道進賬,初寒妞日常是不缺錢的,她這人心眼好,幫人也不在意吃虧不吃虧,有錢就給拿上,根本沒考慮還不還的問題。
一旦人有了固定收入,只是用于糊口的開銷是極其有限的,盡管借出去幾十萬,手頭仍有壓底錢,除了她本人,外人一概不知。
積蓄多了,手頭也就寬裕,即便她如饑似渴地去賺錢,但一點也不吝嗇,反而集聚了大量人脈,為她日后財源廣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多路進財,偶爾去蹦爆米花只能當做消遣和娛樂,一二百塊已經打動不了初寒妞的心了。
”寒妞姑娘,”趙海龍約見初寒妞,見面后他說,”我想把店名改一改,想聽聽你的意見?”
”只要不耽誤上人就改唄,”初寒妞不介意什么名字,”想好啥名了嗎?”
”叫「二老翁養生小廚」咋樣?”趙海龍說。
”嗯,不錯,”初寒妞表態道,”那你是只改分店的名字唄?”
”韋勝的店改不改你做主,”趙海龍說,”我想把咱倆合作的分店改了,源于有幾個老顧客提議,我覺得這么一改更能吸客?”
”要改就都改,”初寒妞決斷道,”從店面的牌匾就能感受店的品質和名頭。”
達成一致意見,做個牌匾再換上多么容易的事,不到一天就落地。
牌匾換了,打八折,一窩蜂,主店與分店那個人吶,從中午到晚上,預約晚了都沒地方,而且來用餐者,有一個算一個,走時一人送一棵綠色種植白菜。
瘋了吧,市面一個普通白菜也要五六塊錢,雇車拉來的白菜堆在飯店門外,一桌十人用餐就拿走十棵大白菜,也是五六十塊,這優惠太瘋狂,難道飯店開大鍋飯,不想干了?
這么一搞,哪個人不會算賬啊,上哪找這樣的好事去,吃飯便宜,吃著又好吃,又打折又送菜,有誰能禁得住誘惑啊!
這就是趙海龍的促銷策略,不做廣告,全憑花錢買實惠,營業額直線上升,平衡收支比,不但不虧還大賺了。
在趙海龍促銷策略帶動下,初寒妞不得已都得去韋勝店做幫工了,這還不算,就連葉秋和白紫云也給征用了,都成了客座服務員。
正在飯店吃晚飯時,葉秋前夫母親打電話告知她兒子被同學給打了,讓她回家一趟商量怎么處理。
兒子是她的心肝,被人打了還了得,葉秋飯也不吃就打車趕去。
平時葉秋是不回原婆婆家的,自從交了男朋友,幾個月不會回去看一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