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春生的男孩,他是邢得兵最喜歡的一個,小孩子常陪他釣魚,他就靜靜地坐在旁邊,隨時聽從邢得兵的使喚。
春生跑去跑回,順利交差。他特聽話,也很少說話,那種乖順的程度就像邢得兵是他的爸爸。
“春生,把我養的小狗叫來。”不多會兒,邢得兵養的那只小狗,被春生領來,小狗在草地上歡蹦跳躍。
晌午時春生媽李湘英會到河邊喊他回家吃飯,有時還把飯拿到河邊,也有邢得兵的份。這個不經意的舉動,使得邢得兵對春生媽格外注意。
春生是個單親孩子,他的爸爸前兩年得重病去世,家里欠下幾萬的饑荒,他一年到頭一件新衣服也穿不上。
李湘英是個勤勞而堅強的女人,自從丈夫去世后,她就獨自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
她每天起早貪黑,忙于農活和家務,盡力給春生一個溫暖的家。盡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她從不在春生面前抱怨,總是盡力讓孩子感受到母愛的溫暖。
邢得兵看在眼里,心中不禁生出幾分敬意。他開始更多地關注李湘英,常常在河邊釣魚時,會多帶一些食物,分給春生吃。有時,他還會教春生一些釣魚的技巧,讓他在閑暇時也能有所收獲。
日子一長,春生和邢得兵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近。這個男孩開始把邢得兵當作自己的親人,而邢得兵也漸漸把春生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他們之間的交流不再僅限于簡單的命令和回應,更多的是心與心的交流。
一天,邢得兵在河邊釣魚時,突然想到一個主意。他決定幫助春生家解決經濟上的困難。
春生家的土地并不肥沃,農作物的收成有限。于是,他提議李湘英嘗試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比如藥材或者果樹,這樣既能提高收入,又能改善土地的質量。
李湘英聽了邢得兵的建議后,心中充滿了感激,但經濟能力不容她做出改變。
明白人做事也明白,邢得兵主動拿出一部分錢幫助春生家改良了土地,種上應季的蔬菜,兩家因此走動也頻繁起來,時常他會去春生家吃飯。
村里人看到邢得兵幫助春生家,就想為他們撮合,就是不知邢得兵是否對春生媽有意,畢竟她是遺孀,而邢得兵是個小伙子。
因為對邢得兵不了解,不敢冒失,就找到初寒妞,讓她和邢得兵過個話。
初寒妞是村里有名的熱心腸,畢竟是她介紹邢得兵來村的。她知道邢得兵的為人,也了解李湘英的境況。于是,她決定找個機會和邢得兵好好談談。
一天午后,初寒妞趁著邢得兵在田里勞作的空隙,走到他跟前,微笑著說:“得兵哥,你最近幫春生家忙里忙外的,真是辛苦了。”
邢得兵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著回答:“沒什么,都是鄉里鄉親的,互相幫忙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