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車穿越隧道時,眼前瞬間一片黑暗,片刻之后,再次迎來光明時,景色又有了新的變化。
一片茂密的森林,高大的樹木筆直地挺立著,像是在守護著這片土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是大自然灑下的金色碎片,給森林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氣息。
在火車行駛的過程中,還能不時看到一些鐵路沿線的小村小鎮,風格獨具特色,有著濃厚的東北風情。
到達綏芬河又轉乘大客,幾個小時到達東寧。展萬和在站點等候,身邊還站著展小根,見面互握手見禮。
”寒妞,”展萬和說,”你來駕駛,試試手?”
“我駕駛水平一般,”初寒妞推辭說,“我別把你的新車開壞了,還是你自己來吧!”
“寒妞,“展小根插話說,“聽萬和說,你要加工新品玉米條,有配方呀?”
“就是加一樣東西,“初寒妞接話道,“展哥,你沒跟展叔說怎么做啊?”
“他也沒細問,”展萬和說,“叔,聽說過松露吧,就是做松露玉米面條,寒妞姑娘隨行帶來的。”
“這個東西可不多見,老昂貴了,”展小根驚訝道,“那面條得賣多錢啊?”
“就是加一點,”初寒妞透露說,“就是點綴,借個味,變個花樣,出奇制勝。”
車到了展萬和家,展萬和媳婦在做飯,金水仙洗了手幫廚,初寒妞把帶去的松露打開讓展萬和和展小根倆看。
一桌饕餮盛宴,誠請遠道而來的客人,這次初寒妞帶著商機而來,展萬和樂不可支,因為他深悉這個村姑主播的實力。
酒席之上,初寒妞請展萬和進有機玉米,加上松露,妥妥是個上品玉米面條,誓要一炮打響。
展萬和:“我去淘弄,量很少,價格也貴。”
初寒妞:“羊毛出在羊身上,做出來的玉米面條會把成本考慮進去,但絕對是好東西,不怕人不識貨。”
購買純有機玉米原料用去兩天時間,這兩天初寒妞一直跟著去上貨,人到,直播實景到,一個主題:“做有機松露玉米面條。”
經過兩天的忙碌,初寒妞和展萬和終于將所需的純有機玉米原料準備齊全。
接下來,工人們便開始著手制作有機松露玉米面條。初寒妞全神貫注地錄制著每一個步驟,展萬和則在一旁協助,兩人配合默契。
在制作過程中,初寒妞還不忘通過直播向觀眾展示制作流程,讓更多人了解這款獨特的美食。
不久后,一批新鮮的有機松露玉米面條問世了。它們色澤奇特,黑里透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