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把公司的新址確定下來,并對外營業,較比在鄉下更便于經營,跡象表明,原來把公司落在鄉下是個戰略錯誤,幸好馬一晶的執念使得初寒妞順勢糾正了錯誤的做法。
菊氏托兒所的菊馨來到公司找初寒妞商議擴開分所一事,二人簡短溝通,確定在鎮東兼并一家幼兒園,原幼兒園主立拍板,愿歸于菊氏托兒所總店旗下,聯合經營。
這樣加上原來的總園和三家分園,在旺旺順鎮共有四家以菊氏為招牌的托兒所,且每個都滿貫入園,而總園又擴大規模,分幾個年齡段,增加原入托額度的一倍,初寒妞成為一大股東。
新所開張,初寒妞給馬一晶安排了托兒所食堂管理員一職,每天有規律地上下班,省得一天囚在家里怪寂寥的。
隨著菊氏托兒所的提檔升級,葉秋撤出投資菊氏托兒所的股份,在陽濱市開辦的一家托幼所,由其獨資,自封為葉氏幼兒園的法人。
葉秋開辦的幼兒園主打的是菊氏托兒所的經營風格,即入托兒童用餐蔬菜全部來自有機蔬菜大棚生產的菜品,這就是一張王牌,白紫云扣建的大棚所產蔬菜,全部供應給葉氏幼兒園,成為專供菜源。
開局就以規模化為定位,整個幼兒園可吸納入托五百人,是全市獨一無二的大型幼兒園,僅幼師員工就達五十人,各個門類知識專業人才都有。
作為出資人,坐鎮幼兒園,額外招聘了園長,全權負責日常經營管理,葉秋就相當于董事長,而園長行使總經理職責。
一個靈魂領域耕耘人正式涉足實業,實行融精神食糧與實體創業于一身的運營模式,打造她的有型財富開墾之旅,雖仍在以網文為主業,但已經不局限于寫文求財一條獨木橋了,另辟一條生財之路。
開業幾天后葉秋請初寒妞到她名下的幼兒園做客,全程觀摩幼兒園全貌,這是一家閑置不久的公立幼兒園,面積足夠大,設施齊全,拿過來就能用,以租金形式經營。
“寒妞,”葉秋提議說,“想不想消遣來我這兒做客座音樂老師?”
“你這兒不是有音樂系來的幼教嗎?”初寒妞直言道。
”唱歌的有,”葉秋說,“彈琴的還未聘到合適的,你暫時過來補補缺?”
“這么說還行,“初寒妞心悅異常地說,“我當初就想到幼兒園上班當個幼師,但都沒有干長,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和產業,時過境遷,我都可以跟人合作開幼兒園了,變化太大了。”
看到葉秋來辦的幼兒園,幼教都是師范學校的畢業生,現代氣息濃厚,而且幼教課程囊括唱歌、跳舞、畫畫、識字、算數和體活等,有如小學一般。
“葉姐,”初寒妞感觸地說,“我和菊馨合作開辦的托兒所,就是一個看孩子的場所,很多你這有的功能,她那兒都沒有,要想把托兒所辦好,真要要與時俱進啊,只是吃的安全就顯得不夠了。”
葉秋邀請自己來做客座彈琴幼師,機會難得,初寒妞尋思道,正好可以學學人家是怎么開幼兒園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