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妞跟方俊娟一說,她要去一趟妙音寺教教尼姑制作辣椒白菜,她也要去,另外再帶個師傅。
去之前,初寒妞跟靜慧師太通了電話,告知何時到。從河南到河北,路途不遠,坐幾個小時高鐵就可到。
隨行帶了五十斤自種的有機白菜和配料,見到靜慧師太,簡短寒暄幾句,便開始操作,幾個小時做得,待到晚上,便可食用。
在那云霧繚繞的深山之中,妙音寺宛如一顆古樸的明珠靜靜坐落。寺廟的建筑透著歲月的痕跡,朱紅色的大門,飛檐斗拱下的銅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晃,發出清脆的聲響。
初寒妞是一個熱心腸的年輕女子,她專程到妙音寺教寺廟做辣椒白菜,尼姑嘗吃都說:果真辣椒白菜味道獨特。
禪房內,簡單而素雅,一張舊木桌,桌上擺著幾本經書,還有一個散發著檀香的木魚。
初寒妞看著靜慧師太,眼神中透著真誠與期待,她說:“靜慧師太,我有個想法。妙音寺可以做了對外出售,這樣可以帶來收入,避免僅靠香客敬贈香火錢,數量有限,用度拮據,又不能下山化緣,賺取些收入,可更好的改善寺內姐妹生活水準,伙食上也吃的好些?”
靜慧師太微微抬起頭,她那飽經風霜的臉上露出一絲溫和的笑意,“施主所言甚是,還要多謝寒妞姑娘為老衲著想。”
初寒妞興奮地開始做詳細解釋:“師太,您看啊。這辣椒白菜,是鮮族風味,用的是我們自己大棚種的大白菜,都是有機菜,寺廟做了出售給來寺廟的香客,也可以拿到山下的小鎮上去出售,肯定會受到歡迎的。”
靜慧師太手捻著佛珠,沉思片刻后說道:“寒妞姑娘,這主意雖好,可佛門凈地,商業之事,是否太過世俗?”
初寒妞忙擺手道:“靜慧師太,這并非是世俗之事。佛也講慈悲為懷,如今寺內姐妹生活清苦,若能改善,也是一種慈悲啊。再說了,這也是利用寺里的資源,自給自足,不也符合佛理嗎?”
靜慧師太緩緩點頭:“聽寒妞姑娘此說,老衲頓悟,姑娘說得有理,只是這制作、售賣之事都需有人操辦,寺里的姐妹大多專注于念經修行,這可如何是好?”
初寒妞笑道:“師太放心,我帶的師傅會教姐妹們做,很好學的,就幾個步驟,原料好,配料不出問題,做出來就好吃。”
就這樣,妙音寺開始了新的嘗試,尼姑們也都紛紛參與進來。
她們在寺院的一角開辟出了一個小小的制作工坊,按照初寒妞帶來的師傅傳授的流程,靜慧師太派幾個尼姑下山采購大白菜,回來就試做辣椒白菜。
有幾個尼姑清洗白菜、切辣椒,還有幾個尼姑調制獨特的配料,然后將制作好的辣椒白菜裝入一個個小巧精致的瓷罐里,瓷罐上印著妙音寺的標識,充滿了禪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