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鄧奶奶餃子館走時,她還給初寒妞裝了一盒餃子,說是讓她明天早晨油煎了吃,味道會更好,就跟水煎包似的。
到了公司,已是下午一點多,公司員工在忙他們的業務,初寒妞安靜坐在辦公室刷抖音,看到一個段子:山上一只狐貍被捕獵夾子夾住,被一個農夫發現并救下,拿回家給治傷,一個月后,狐貍的傷好了,他把它放歸自然。
這只狐貍知道感恩,會抓些兔子和老鼠給農夫送來,兔子還行,可以吃,老鼠哪能吃呀,他都給埋了。
狐貍不知,農夫把老鼠埋了,仍一如既往、不厭其煩地給他送,結果還是被埋了。這只狐貍下崽了,它會帶著它的孩子們來農夫家串門,農夫也會把家里好吃的投喂給它們。
就這樣動物和人和諧相處,自從狐貍經常來他家,他家再也沒有老鼠出沒,都讓狐貍給抓干凈了。
噠噠,敲門聲,初寒妞抬頭道:“請進!”
“寒妞,”來人是賴麗霞,“你爸真的改了,自上次你修理他以后,他再也沒去賭,阿姨正好去幫著飯店買點東西,順道過來看看你。”
“不是找我有事啊,”初寒妞說,“阿姨,你別站著,坐呀!”
“不了,我走,”賴麗霞擺了擺手,“就過來看一眼你,沒事!”
經濟基礎是家庭穩固的基石,爸爸窮困潦倒時,賴麗霞都嫌棄,他們還分開了,一看初夏打工了,她又回來找他,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不能依靠對方,哪怕是自己丈夫或妻子都不行。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反轉,以鄧奶奶所講,鄧子超的兒子想讓她拿回來,這就是人性的缺口,即便鄧子超怎么不情愿,也會屈從于現實,被動地接受前妻的懇求。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飛散的一對鴛鴦,再飛到一起,是一個家庭的幸事,都是原裝,裂痕容易彌合。
不用任何外人出面,小溪歸大河,他們走到一起,只是時間問題。除非他們各自歸入岔流,也就宣告他們永遠沒有回頭,就跟自己的爸爸媽媽各自又有了新家一樣。
又有好事降臨,鎮內一個富翁欒一東登門拜訪初寒妞,意欲在鎮內成立一家“放心購”大型超市,與初寒妞洽商包購其名下的大棚有機蔬菜基地生產的全部蔬菜。
聽此,初寒妞大悅,這樣有機菜不出本地就全部消化掉,更值得慶幸的是本地人可以吃到無公害的有機菜,是他們的福分。
作為進貨方的欒一東,有意與初寒妞合股經營,被她回絕,現在還不是時機,她需要及時回款兌付各種植戶,有朝一日,她初寒妞資本雄厚之時,她會獨資開一家大型有機蔬菜店,自供自銷。
意向基本達成,可謂是基地的一樁大好事,“欒老板,我們即將合作,吃頓合作成功飯吧,到我自己的飯店吃?”
“哪家?”欒一東驚奇地問。
“二老翁養生小廚,”初寒妞坦然地說。
“這個這個飯店是你的呀?”欒一東驚訝道。
“那還能有假嗎,”初寒妞平和地說,“韋勝經理是我雇的,不是老板。”
“我就是去二老翁養生小廚吃了幾次飯才有開一家‘放心購’的超市想法,”欒一東侃侃而談道,“意思就是讓老百姓買到放心菜,放心食品,我這個超市要獨樹一幟,在進貨上要進行審核和驗證,配料表‘不干凈’的和附加不該加的,一律進不了超市,我就要打造出售食品安全的超市,我預測超市必然爆火,即便我賣的東西小貴其他超市上架商品,他們一樣來我這兒,而不會去別人家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