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倆見面,免不了問長問短,還是軒坤提出要領去大棚看看。阮淑芝知道軒逸凡要來,有意躲出去,好讓父女倆可以單獨說說話,她在會有不便。
軒逸凡:“寒妞跟我說了你的事,我贊成,這樣身邊有人,我就不惦記你了。”
軒坤:“你阮姨,人挺好,她讓我跟你商量,怕你不同意我們在一起。”
軒逸凡:“我可不是不開通的人,有人照顧您,我求之不得,干嘛還要反對呢!”
隨后軒坤帶軒逸凡去了大棚,初寒妞去蜂場看望姜爺爺和姜奶奶,說好晚上都到阮家吃飯,軒逸凡提議也叫上瞿村長、素芒和素母。
看過阮淑芝,說會兒,軒坤、軒逸凡和初寒妞趕緊回去忙活晚上的家宴,幾道耗時的硬菜都提前備好,上桌前回回鍋,剩下幾個菜現炒也快。
吃完午飯,瞿村長開車去接了素母,他們又一同回到后山村,暫去了村老年康養中心接待室小歇。素芒已接到初寒妞電話,晚上去阮家吃。
原定下午回山東,因為要去阮淑芝家吃飯,不得不改變行程,明早再走。
做客阮淑芝家,飽享美味,吃完回到后山村,瞿村長和素芒住在村老年康養中心,素母和軒逸凡去初寒家住。
這人上了歲數,鹽沒有白吃,僅僅在阮淑芝家吃了頓飯,素母就看出念頭,初寒妞對她兒子有意。
即便看出,素母也不敢唐突說破,但有話憋在肚里,那種滋味實在不好受,心想若是素芒能娶到初寒妞這樣的姑娘為妻,素家祖墳可要冒青煙了。
三個女人有說不完的話,素母有意把話題扯到她的婚姻大事上,想進一步確認她的觀察是否是對的。
素母:“寒妞姑娘今年二十一,想沒想過交個男友,像你這樣的女能人,怎么也得找個般配的。”
初寒妞:“我馬上要二十二了,在鄉下,二十二算是大女,是該成個家,生個娃,消消停停過日子,自我干上自己的公司,我不把婚姻當成我當務之急的大事,我要干番事業,學學城里人,先立業后成家。”
素母:“你已經有了一番事業,是多少個女孩所不及的,以阿姨的想法,成家和立業不沖突,早解決早省心,這個過程都拖不過,碰到可心的,就成個家啊!”
軒逸凡:“寒妞老妹,她有個戀愛時間表,三年內不涉足戀情,我也勸過她,她意志堅定著呢!”
初寒妞:“幾年前我沒有這個想法,認為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早解決也就省去一塊心思,我處過幾對象,都因為他們不專一而告吹,我也就變得冷漠了,之所以他們變節,都是我不夠出色,莫不如先干事,就給自己定了一個時間,二十四歲也不大,我也能變得更成熟些。”
素母:“我家素芒也是,不到二十八,死活不處對象,在這點上你們倆想法是一致的,他說總要攢點錢,他怕女方嫌惡他窮。”
繞來繞去,素母就是不肯說出她已看好初寒妞,希望她能和自己兒子交往,又擔心素芒大她四歲,年齡上差的有點多。
初寒妞:“昨天我在抖音看到一句話——事緩則圓,人緩則安。我覺得說的有道理,當下婚姻事小,創業事大,有了實力,天相都將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