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軒坤的夸贊之詞,初寒妞未做回應,也未做否定,因為應該被夸贊的不該是她,而是素芒。
不過軒坤把活介紹給張喜春,經過對他所做的工程來看,是沒有給錯人的。工程交付后,初寒妞給軒坤一筆錢,但他沒有要,對此初寒妞在財務單獨給他掛了賬,等于是公司欠他的。
即便初寒妞拿出一筆錢,如果按常規計算,她則沒賠,省下的錢拿出一部分落在他的名下,也算是對他的獎賞。
一日。
辦公室的門被輕敲了一下,進來的人是素芒,坐定后說,“初總,有件事我得告訴你,陽濱市商超賣場的股權人不是三人,而是兩人。”
初寒妞:“你說說看。”
素芒:“我私下了解到,三方投資,咱公司、張旺和李斌,實則張旺和李斌系一人,李斌不過是張旺虛擬的影子。”
審視素芒,幾秒后初寒妞說,“芒哥,你知道了就到此為止,不要再和任何人說,你就當是三方投資人,而不是張旺和李斌為一人。”
素芒:“難道初總早有所知,而是裝作不知?”
初寒妞:“張旺很有錢,名下可支配財富不止兩千萬,區區五百萬,他哪里會甘心,當初他找到我談合作,他要全資,而我以我的聲譽做投資,我沒有干。”
素芒:“為什么?”
初寒妞:“出資與出聲譽不同,聲譽是無形的,在注冊資本上無法列注,故我決定出資五百萬,而且我提出得有三家出資人,那時我就想到張旺會找個代理人。”
素芒:“既然你知道,怎么還容他那樣做呢?”
初寒妞:“跟你明說吧,在陽濱市開商超賣場不是我心理時機,我不想把攤子搞的那么大,先把咱旺順鎮的賣場經營好了再說。一天我又突然想通了,多開一店,收入也會多,陽濱市離旺順鎮近,開店后會截流一塊購買力,但得到的要比失去多的,我就主動聯系張旺,就說我們可以談,當時我沒把話說滿,只是說我考慮考慮。”
素芒:“從利益上張旺會分得六成,我們才四成,我們是不有點吃虧。”
初寒妞:“逆向思維,如果不開這個賣場,何來的四成,再者賣場也是以有機菜為靈魂,一年的吞吐量是多少,不但宣傳了我們的品牌,還拓寬了營銷渠道,把菜賣出去和積壓是兩個概念,這么一推演,我們賺大發了。”
說來,素芒夠聰明,卻讓初寒妞實實惠惠上了一課,凡事去辯證地看,意境和視野就截然不同,這也證實了,為什么初寒妞她能把事業做那么大,不是平白無故的。
而張旺施用小計,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他占了大便宜,不過是他幫著人家做了嫁衣,幫著人家賺了不該賺的錢。
之所以初寒妞道行深,就在于她早已謀略在前,借勢延伸了經營觸角,還把握住了主動權,換做跟別人做,賣場的命運也將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