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小梅的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媽,爸怎么樣了?”
母親看到女兒,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你爸已經好多了,醫生說再觀察一段時間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
晉小梅這才松了一口氣:“媽,我本來想回家的,可是路途太遠,我怕耽誤工作,就只能用視頻看看爸了。”
母親理解地點點頭:“小梅啊,你在外面好好工作,不用擔心家里,你馬叔他們會幫忙的。”
晉小梅又和母親聊了一會兒家里的瑣事,父親的病情和后續的調養,還叮囑母親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掛斷視頻通話后,晉小梅感覺心里的一塊大石頭落了地。她知道,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不辜負家人的期望,也不辜負馬家的恩情。
從那以后,晉小梅在工作中像是換了一個人。她對待同事更加友善包容,遇到問題時不再沖動急躁,而是冷靜分析,謹慎處理。
她的改變讓初寒妞都刮目相看,開始逐漸把一些更重要的工作交給她。而這一切的改變都源于父親的那場病,源于馬家的相助,那是生活給予她最寶貴的財富,讓她在成長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幾天后家里又發來一車貨,順帶捎來了馬家南瓜和紅薯的樣品,晉小梅拿去品控中心做檢測,結果符合要求。
根據公司采購部統一部署,允許馬家也可發一車貨,目的地是陽濱市,擬在czl商超賣場上架出售。
接到貨首批付款同步支付,馬進是性情中人,坐著車就來旺順鎮,帶來一只鵝和一只小笨雞,專送給初寒妞。
馬進問了初寒妞家在哪兒,就直接去后山村,并在民宿住下,等晚上五點多,打聽村民,找到她家。
家里來了人,那只“叩叩”發出叫聲,通報家里來人,初寒妞出屋看到一個老漢。
“這是初總家吧?”馬進客氣地問。
“是呀。”
“我是晉小梅家鄰居馬進,特來拜訪,”馬進說。
“快進家,”初寒妞做出往屋里讓的手勢,“你看你還拿東西干嘛?”
“農村沒有啥,”馬進把雞和鵝放到院子里,都是家養的,您幫了我家大忙,怎么的也該過來拜訪才是。”
那只“叩叩”用鼻子嗅著,初寒妞過去把雞和鵝解開,關上院門。
這時徐母出屋,看到家里來客人,也往屋里讓,”快進屋吧,馬上開飯了。”
飯桌上擺上了四個菜,徐母又去盛碗飯放到馬進坐的位置,初寒妞問:”馬叔,喝點酒吧?“”
“不喝了,”馬進擺手說,“吃完我就去睡覺,昨晚坐的夜車,沒睡好,歲數大了,不睡覺還困呢。”
“吃吧,”初寒妞說,“民宿都找好了?”
“就離你家不遠,”馬進說,“村里有不少來旅游的,真挺熱鬧的。初總,感謝您同意進我家的南瓜和紅薯,若不是我看到晉家往外運南瓜和紅薯,還犯愁沒有銷路,這會好了,我家不再整日擔心賣不出去了。”
“有時賣的找不到買的人,買的人找不到賣的人,”初寒妞說,“還好你家種的南瓜和紅薯都符合有機要求,不然我們也不會進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