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娘聽完這話,臉色也變得很難看。
楊靖說的場景,她是親眼見過的。
想當初,她就是在這種餓殍遍野的場景中,被自己師傅們救下來的。
所以,她才會那么珍惜食材,每一次做菜,都會把食材的價值全部發揮出來。
為的就是不想讓大家浪費。
“這個我好像聽說過。”
“最近,我的師傅們正在研究一種叫番薯的農作物。”
“據說這東西,能畝產一千多斤。”
“不過,不知為什么,最近好像沒有了動靜。”
方小娘看到楊靖如此焦急的眼神,回想起最近與師傅們來信,直接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楊靖。
“什么!?”
“畝產一千多斤的農作物?”
“這……”
“這不會是騙人的吧?”
“這種農作物,人能吃嗎?”
最震驚的不是楊靖,而是在一旁的小夫子。
小夫子雖是墨家如今的掌門人。
但他也是農人出身。
從小也是從地里長大的。
當他聽到這個產量的時候,直接被震驚到了。
“小夫子為何如此驚訝?”
“畝產千斤很多嗎?”
楊靖對于種地的事情,不是很了解。
他只知道,大雍皇朝的百姓,一年在地里勞苦,也只能勉強解決溫飽。
根本不知道,他們所種的糧食,一年能產出多少。
“王爺有所不知。”
“百姓們辛苦一年,一畝地最多也就是一兩百斤的糧食。”
“若是到了豐收年,能達到三四百斤。”
“但若是到了災年,一畝地能出幾十斤糧食就不錯。”
“一家人,最多也就是種三十畝地。”
“但土地也分好壞,平均下來,一年能收成三千斤糧食,那就很不錯了。”
“一般都是在兩千斤左右。”
“再加上各種稅收,留種,百姓們能活著就不錯了。”
小夫子一臉認真的為楊靖解釋道。
聽到這個解釋,楊靖才明白,為什么小夫子聽到有畝產千斤的糧食,會如此激動了。
這農作物的產量,可是現在百姓的十幾倍。
相當于,百姓們用一年的時間,有十幾年的收成。
若真的是這樣的話,大雍皇朝的百姓,一下子就能擺脫眼前的困境。
想到這里。
楊靖猛然站起身子。
一個健步來到方小娘的身邊。
“八嫂。”
“你的師傅們現在在哪?”
“我要去見他們。”
“若是他們手里的農作物真的有這種收成。”
“我大雍皇朝的百姓,再也不會被饑餓纏身。”
楊靖神情激動,拉住方小娘的手,焦急的問道。
方小娘這是第一次被別的男人拉住自己的手。
只見。
她俏臉微紅,心中如小鹿亂撞。
接著她又看到楊靖焦急的神情,趕緊平復了一下心中的慌亂。
也不再去管被楊靖拉住的手。
“我的師傅們如今都在遼東城附近。”
“這農作物,現在剛種植不久。”
“之前,他們本來種植了一部分,但因為北境被遼東國占領,把之前種植的農作物全部都毀了。”
“剛才小夫子問我能不能吃。”
“你們看這道菜。”
“就是用那農作物做出來的。”
方小娘趕緊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