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諜戰神劇看兩部就什么都明白了。
醉香居可能是敵軍打入我軍內部的信(qing)息(bao)機構,而且早就被李世民識破了。
但李世民同樣希望能從這里獲取一些外面的消息,所以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順帶著利用他們向外透漏一些自己想要讓外面知道的消息。
但是開戰這種絕密情報,難道不是能隱瞞就隱瞞,恨不能一擊得手之后敵軍才有所反應的嗎?
懷揣著偵探的心,李元景緩緩的離開了皇宮。
以大唐的武力,現在應該還沒強到足以碾壓突厥的地步吧?
草原人主動發起的作戰,一般是在秋后至入冬前后這段時間,畢竟這段時間不搞一伙,冬天就可能要凍死人的。
時間方面卡的很死,太短了搶不到足夠的物資,太長了容易等到對方的主力。
這個時間段剛好可以搶到物資和人口,又能在對方主力趕到之前撤退,先頭部隊什么的就無所謂了,打就是了!
而中原王朝主動發起的戰爭,那就沒有時間限制了,一年四季都可能開戰,在后勤方面,中原王朝就算是閉著眼睛也能碾壓草原民族。
所以放在現在來看,大唐主動去進宮,現在可能真的不占什么優勢。
步兵隊騎兵,就算唐軍戰力勇猛,并不怕突厥騎兵,但實際上也還是處于劣勢的,很難發動大規模的追擊戰,但是在草原上玩包圍戰又沒那么簡單。
“我知道了!”李元景突然間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旋即恍然,整個人都覺得明朗了不少。
明知道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還是要決定開戰!
明知道國內的情況并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作戰,還是要開戰!
明知道戰爭是需要保密的情況下,還是要作戰!
各方面都總結起來,再去反推一下,就讓李元景猜到了第一個可能。
北邊的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個變化對于大唐來說,是足以忽略掉內部的隱患而冒險開戰的,如果這一戰勝利了,則有可能徹底平息北邊的隱患,至少能換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安穩。
這種情況完美的對應了前兩個假設,而第三個假設,則直接指向了另一個方向。
突厥內亂了,而且規模不小,大唐需要放出消息來給發動內亂的勢力打一針強心劑,讓他們保持這種勁頭,最好是能跟大唐合作。
所以說,自己沒有看到大唐的動靜,是因為朝廷也是才知道消息不久,還沒來得及有所動作,但釋放消息卻并不影響。
在聯想到近期的一系列人事變動,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對于大唐來說這是一次機會,但同樣也是一場危機,所以主將就必須要是一個四平八穩,又有能力的人,而調任兵部尚書的李靖顯然很符合這個要求。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李元景便直接將其拋到了腦后。
打仗什么的自己最不喜歡了,整天打打殺殺的有什么好玩的?
大家和和氣氣的和平相處,共同發展,共同發財難道不好嗎?
非要你給我一下我弄你一下,最后兩個人都是鼻青臉腫的就爽了?
“哼,菜雞互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