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副武裝的宇文順楠,在距離皇帝和攝政王二百步的地方果斷下馬。他踏著沉重的步伐,馬刺在堅實的地面上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響,每一步都顯得那么堅定有力。他一步步地走近,直至來到皇帝宇文順吉與攝政王宇文戎的面前。
隨后,宇文順楠雙腿一曲,膝蓋重重地跪在地上,以一種最為恭敬的姿態叩拜道:“臣宇文順楠,幸不辱使命,歷經艱難險阻,與托特爾部大軍達成和平商議。現帶領托特爾部使團安然返回大都,特此面見皇上和攝政王。”
“二哥請起。”宇文順吉伸手扶起宇文順楠,目光中滿是敬佩之色。
“肅親王,你能帶西征軍安然歸來,并解決了西北之患,功不可沒。本王代表朝廷,給予你三個字的評價,那就是‘好、好、好!’”宇文戎威嚴且肯定地說道。
宇文順楠的心中充滿了對余樂的敬佩與感激,他深知這次能夠成功與托特爾部達成和平協議,余樂功不可沒。因此,在攝政王宇文戎贊譽之后,他急不可耐地開口為余樂請功,以顯自己的光明磊落和知人善任。
“多謝攝政王的贊譽,微臣只是盡了自己應盡的職責。”宇文順楠微微欠身,表達了對宇文戎的敬意后,話鋒一轉,急切地說道:“然而,臣懇請攝政王和皇上大大獎勵首功之臣余樂。是他,僅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托特爾部可汗,不僅率軍退去,還歸還了山陽府被占的土地,為大乾解決了西北之患。”
宇文戎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贊許的光芒。他抬起頭,目光如炬地望向前方整肅的、密密麻麻的西征軍,仿佛在尋找著那位立下赫赫戰功的勇士。
“余樂何在?”宇文戎的聲音威嚴而莊重。
“有請余樂將軍!”西征軍中的將士們紛紛響應,他們的聲音整齊劃一,充滿了對余樂的敬仰與期待。在他們的心目中,余樂不僅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更是一位能夠扭轉乾坤、為大乾帶來和平的英雄。
隨著將士們的呼喊聲,余樂從人群中緩緩走出,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與從容。
他單膝跪地,恭敬地行禮道:“微臣余樂,參見皇上、攝政王。”
宇文戎望著眼前這位足智多謀的少年說道:“余樂,你智勇雙全,沒有辜負本王對你的信任。你的功績,皇上與本王、朝廷百官都有目共睹。來呀,宣旨!”
蘇二憨從他們身后閃了出來,手上將早已擬好的圣旨展開,大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將軍宇文順楠,英勇善戰,領西征之軍,蕩滌邊疆,與托特爾部達成和盟,功勛卓著。今特封其為鎮國將軍,位列一品,以表其赫赫戰功,凱旋而歸,光宗耀祖。
前軍將軍、參將余樂,智勇雙全,以言辭之力,說服強敵,使大乾免遭戰火涂炭,其功甚偉。朕心甚悅,特封其為三等輕車都尉,兼二品督軍營統領,賞黃金千兩,良田百頃,奴仆二十名,以資鼓勵。
此外,朕念及西征軍全體將士之英勇與付出,特賜犒賞以表朕心。都統一職,各賞黃金千兩;參將、將尉、統軍校尉、步軍校尉等各級軍官,分別賞白銀千兩、五百兩、二百兩、一百兩;全軍士兵,皆賞銀二十兩,以慰其勞苦功高。此旨既出,望全體將士,珍惜榮譽,繼續努力,為大乾之安寧與繁榮,再立新功。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