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聞言,佯裝惱怒地翻了個白眼,笑罵道:“你這是在拐彎抹角罵我呢?你敢說老子沒念過書?”
“他哪敢!”李肅適時插話道:“就算頭兒未曾遍讀詩書,但那胸中溝壑,智謀深遠,比起那些個狀元之才,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肅所言極是。我認為咱們的頭兒智勇雙全,不僅當得起大乾第一勇士的稱號,還得冠上‘小諸葛’的稱號!”方震泰然自若地說道。
余樂被這番話說得忍俊不禁,笑罵道:“你們幾個,臉皮倒是越來越厚實了。拍馬屁也得講究個技巧,像這樣赤裸裸的,也太不含蓄了些。”
那幾人居然還在裝模作樣,一本正經說道:“俺們從來說的都是大實話。”
“我呸!”
……
“頭兒,韓單出來了。”李肅眼尖,看見一個身影從門口一閃而出,施施然向他們走來。
余樂睜開眼,一看,果然是韓單,瞧他那氣定神閑的樣子,余樂笑道:“他們決定降了。”
“頭兒,你咋知道?”
“他們九十八號人,一起熬了這么久,一定在表決歸降還是血戰到底。最終肯定是超過半數決定歸降,其余人等沒辦法,只能歸降。到時候把那些被迫歸降的人給我暗暗打聽出來,這樣的人,我要重用!”余樂說道。
“這又是為何?”李肅不解,請教道。
“李肅啊,你想想看,”余樂站起身,目光深邃地望著遠方,“在這場持久的對峙中,每個人心中的天平都在不斷搖擺。那些最初堅定抵抗的,或許是因為信念,或許是因為不甘;而那些最終選擇歸降,尤其是那些被‘多數’推著走的人,他們的內心必定經歷了復雜的掙扎。這種掙扎,意味著他們有猶豫,有考量,有對未來的期許。”
“這樣的人,雖然起初不是主動歸順,但他們能在關鍵時刻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說明他們懂得審時度勢,能夠權衡利弊。在亂世之中,這樣的智慧和能力尤為寶貴。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勇猛的戰士,更需要有頭腦、能應變的人才。”
“再者,”余樂轉過身,拍了拍李肅的肩膀:“被迫歸降之人,心中或許會有愧疚或是不甘,但只要我們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和機會,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與公正,他們很可能會轉化為最忠誠的力量。因為,他們需要用行動證明自己,洗刷內心的‘污點’。這種自我證明的欲望,往往能激發出超乎尋常的動力。”
李肅聞言,恍然大悟,點了點頭:“頭兒,您說得在理。這么說來,我們不僅是在招募士兵,更是在尋找那些能在逆境中成長,能在選擇中覺醒的靈魂。我明白了,這就去安排,務必把那些人的情況摸清楚,為將來重用他們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