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蘇二憨應聲而去。
宇文恪心中更是感動,跪倒在地,鄭重叩謝道:“臣,叩謝皇上隆恩。”
……
陽光斜灑在的興乾殿前,金色的光輝與莊嚴的殿宇交相輝映,為這一莊嚴時刻增添了幾分神圣不可侵犯的氣息。大殿前的廣場空曠而肅穆,兩旁站立著排列整齊的侍衛,他們手持長槍,表情肅然。
“奉天承運,永昌皇帝詔曰:
昔者,國家之興,賴俊杰之臣;今朝之盛,需英勇之將。朕聞恭親王宇文恪,才略縱橫,武勇兼備,忠心耿耿,實乃國之棟梁也。今特封宇文恪為定國大將軍,以彰其功,以顯其能。
大將軍宇文恪,將統轄四方精銳,紅水軍都統舒克什、漢水軍都統皇甫瑞、綠水軍都統余樂、白水軍都統宇文翔,此四將皆勇猛善戰,威震四方。爾等需聽命于大將軍,同心協力,共謀大計。
南征之役,旨在協助清河駙馬、前燕朝太子錢元昭,攻取燕朝都城建州城,以正乾坤,以復帝位。此任艱巨,非英勇不能勝任;此道險阻,非智勇不能通達。大將軍宇文恪及四支精銳,需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以成不世之功。
朕知此行艱難,然國家大事,在此一舉。望爾等秉持忠心,奮勇殺敵,為乾朝之榮耀,為百姓之安寧,建不朽之勛業。
此詔既出,如朕親臨。大將軍宇文恪及諸將,需恪盡職守,不負朕之厚望。欽此!”
徐乾手持一卷金邊詔書,立于高高的丹陛之上,其聲洪亮,字字鏗鏘有力,如同天籟之音回蕩在廣場上空。他的聲音中蘊含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直擊人心。詔書內容關乎國運,字字句句透露著國家的意志與決心。
隨著詔書的最后一字落下,整個廣場陷入短暫的靜默,緊接著,宇文恪和四名都統將軍以及身后數十名武將,身著鐵甲,黑壓壓一片,宛如鋼鐵洪流,齊刷刷跪倒在地。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展現出軍隊特有的紀律與尊嚴。跪拜之間,大地似乎都為之一震,他們的聲音匯聚成一股洪流,響徹云霄:“臣等遵旨!”
……
燭光搖曳,昏暗的燭光下映照出宇文順怡那嬌艷的臉龐和撅起的朱唇,眼神中滿是對余樂即將南征的不舍與擔憂:“駙馬,你率軍南征,我心里不放心,我要和你一起去。”
余樂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試圖安撫她:“怡兒,我又不是初出茅廬的將領,何須如此掛心?”
“本公主擔心的不是這個……不成,我必須跟去。”宇文順怡的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