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官的上任,六部府署門前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預示著大燕朝廷即將迎來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新時代。
鄭錦輕輕抿了一口手中的香茗,茶香裊裊升騰,帶著一抹寧靜與超脫。他望向對面的顧炎,目光中交織著復雜與感激:“皓山兄,這兩年你辛苦了。多虧你在朝中巧妙周旋,居中調停,暗中運籌帷幄,才使得局勢得以穩定。”
顧炎聞言,緩緩放下手中的茶杯,眼神深邃,仿佛沉浸在往昔的回憶中:“黎王本非明君之選,皆是劉奎、馬楠、傅宣歌等人為了排擠你我,才釀成此禍。好在天不絕人,太子終得歸位,真乃天意所歸!冥冥之中,仿佛先帝在天之靈仍在庇護著我們,使得我們行事愈發順利。”
鄭錦微微頷首,神色凝重而堅定:“幸得陛下英明果敢,逃回瓜州重振旗鼓。又有你和無塵公子智勇雙全,策劃出如此絕妙的計策。”
顧炎嘆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心有余悸:“云明兄,這也是無奈之舉,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鄭錦微微一笑,目光中流露出欣慰之情:“好在,我們終究還是成功了。”
顧炎亦露出笑容,語氣堅定:“你我身為臣子,自當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為大燕的江山社稷鞠躬盡瘁。來,為了大燕的明天,干此杯!”
兩人相視而笑,舉杯相碰,清脆的碰杯聲在靜謐的茶室中回蕩,如同勝利的樂章。
正當鄭錦對顧炎的夫人薛小染贊不絕口之時,一名護衛匆匆進來稟報:“閣老,門外有人求見。”
“何人?”鄭錦問道。
“小人不知,但他有封信要交給大人。”護衛雙手呈上一封信。
鄭錦一眼瞥見信封上的字跡“鄭閣老親啟”,這不正是皇上錢元昭的筆跡嗎?他心中納悶,拆開信封,取出信箋展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鄭閣老見信如晤。元昭在津門前往大都途中李村驛遭遇刺客襲擊,此人奮勇擊退刺客,乃是元昭的救命恩人。他姓夏侯,單名一個青字,武藝高強。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現正值用人之際,元昭特保薦他來見你,你可試其武藝,酌情錄用。”
鄭錦看完信,心中暗想:皇上在去大都的路上竟遭遇刺客,他為何從未提起此事?或許是回來后便忙于誓師出征,將這件小事遺忘了。
顧炎見鄭錦神色有異,關切地問道:“云明兄,何事讓你如此動容?”
“哦,皓山兄,這是皇上登基前親筆所寫的保薦信。”鄭錦無奈地笑道:“只怕此人是投機取巧之人,聽到太子登基為帝的消息后才來見我。”
“哦?既然如此,不見也罷。”顧炎輕啜了一口茶道。
“既然是皇上推薦的,朝廷正值用人之際,還是見他一面吧。”鄭錦嘆了口氣道。
說完,他向侍衛命道:“帶他來見我。”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