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分隔經年,余樂心中滿載千言萬語,卻在這一刻哽咽于喉,不知從何啟齒。
鐵木道長見狀,慈祥地笑道:“無需多言,為師心中已然明了。這些年,你在塵世間的磨礪頗為可觀,甚至已成家立業,真是可喜可賀。”
余樂輕輕拭去眼角的淚光,隨即側身介紹起身旁的女子:“這位是玲瓏,師父您曾有印象。而這位,是宇文順怡;還有這位,名為墨蓮。”
鐵木道長逐一頷首致意,當目光落在宇文順怡身上時,不由得微微一愣:“咦,原來你精通薩滿之術?”
宇文順怡爽朗地回答道:“正是,師父,我的授業恩師乃是巴多吉法師。”
鐵木道長聞言,緩緩點頭,言辭中帶著幾分敬意:“薩滿之術,擅長占卜問卦,能通靈先祖,預知未來,更有治病救人之能,實乃造福一方之良術。你的恩師巴多吉法師,法術精湛,為大乾國祈福禳災,功績斐然。”
宇文順怡聽后,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師父,您竟也知曉我的恩師?”
“我茅山一派,雖路徑不同,卻也有著相似的追求。我們同樣致力于治病救人、驅邪伏魔,研習內功心法、符咒之道以及劍術之法,以求護衛蒼生,安寧世間。”鐵木道長靜靜地說道。
“拜見道長。”宇文恪雙手合十,眼中滿是尊敬與虔誠,恭敬地向鐵木道長行禮。
鐵木道長見狀,微微一笑,回禮道:“這位施主,您的天庭飽滿,面相尊貴,顯然出身不凡,與順怡家族應是血脈相連。然而,觀您面相,帶兵多年,雖成就斐然,卻也難免面露戾氣,殺戮之氣過重。貧道建議您,日后應多做善事,廣結善緣,以慈悲為懷,方能化解因果,積累善果。”
宇文恪聞言,目光中流露出驚嘆與敬佩之情,他由衷地贊嘆道:“道長真乃世外高人,仙風道骨,令人心生敬仰。您的教誨,我將銘記于心,日后定當躬身踐行,以報因果善緣。”言罷,宇文恪再次向鐵木道長行禮,表達了自己對這位修道之人的深深敬意。
“修道之人,當以慈悲為懷,以智慧為燈,照亮前行之路。”鐵木道長語重心長地說道,他的目光深邃而平和,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處的善惡與因果。在這一刻,宇文恪深刻感受到了修道之人的超凡脫俗與深邃智慧,內心深受觸動。
宇文恪說道:“請問道長,我該如何化解因果,積累善緣呢?”
“施主前段時間是不是大病一場?”
宇文恪眉頭緊鎖,神色凝重地說道:“道長神機妙算。我雖身居大將軍之位,手握重兵,卻時常被內心的戾氣所困擾。戰場上,生死無常,殺伐決斷間,難免種下諸多因果。我心中實有不安,懇請道長指點迷津,教我如何化解這心中之戾,積累善緣。”
鐵木道長目光深邃,面帶微笑地說道:“施主能有此心,已是難得。須知,世間萬物,皆有其因果循環。若要化解戾氣,積累善緣,貧道有幾點建議,望施主能細細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