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的要求在他腦中反復盤旋。
他用精密的模具和特殊的冷卻技法,指揮著匠人小心翼翼地澆鑄出炮管的粗胚。
每一門炮的粗胚都沉重異常,透著猙獰的力量感。
另一個工棚內,幾位白發蒼蒼的老匠人正圍著幾張復雜的圖紙爭論。
他們從西洋聽說有種技術——膛線。
說炮管內刻上膛線,能讓炮彈旋轉,飛得更穩、更遠、更準!
這簡直是顛覆性的想法。匠人們最初難以置信,但反復推演和模擬后,眼神逐漸狂熱起來。
他們開始嘗試用最堅韌的鋼材,手工打造特殊的膛線拉刀,準備在炮管內壁刻螺旋紋路。
龐軒則負責火藥工坊。
他深知,炮射程的關鍵不僅在于炮本身,更在于火藥!
他親自監督硝石的提純、硫磺的精煉、木炭的配比與研磨。
借鑒了墨蓮帶來的江湖秘方和一些墨離改良的提純手段,他們嘗試著制作顆粒更均勻、燃燒更猛烈、更穩定的新式火藥。
周通帶著親衛日夜巡視,嚴格執行保密條例,對所有試圖窺探技術的人,無論背景,一律拿下嚴審。他那兇悍的眼神和魁梧的身材,就是炮廠安全最直觀的保障。
龍骨鋪設順利,但要將如此龐大的船體建造得足夠堅固、平衡,并在海上保持穩定和機動性,對結構和工藝的要求是空前的。
陳老海時常皺著眉頭,為了解決一個應力結構問題而徹夜不眠。
?
膛線的刻畫極其艱難,初期拉刀損毀率極高。
澆鑄出的炮管粗胚在后續的鉆孔、打磨過程中也頻頻出現沙眼、裂紋等問題,廢品率驚人。
云州的銅在源源不斷地消耗,但合格的炮管產出緩慢。
方亭的壓力巨大。
第一艘巨艦的龍骨和部分肋骨成功拼接,巍峨的輪廓已初具雛形,讓所有見到它的人都感到震撼。
終于,在耗盡無數心血和材料后,第一門按照新標準、刻上了膛線的試驗銅炮,在秘密的試炮場上架設了起來。
炮身黝黑修長,線條流暢而充滿力量感。
炮口對準了遠方海面上的礁石標靶。
龐軒親自計算了射角,方亭緊張地調整著炮位。
“裝填!”余樂一聲令下。
特制的顆粒火藥被小心填入炮膛,一枚沉重的鐵質炮彈被推了進去。
“點火!”
引信嗤嗤作響。
“轟——!!!”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在海天之間炸開,仿佛撕裂了空氣本身。炮口噴出的熾白烈焰如同巨龍吐息,將周圍人的臉龐映照得一片慘白。沉重的炮架在巨大的后坐力下猛地向后一挫,深深陷入沙土之中,激起一片煙塵。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釘在那道撕裂長空的黑影上——炮彈帶著尖銳到刺破耳膜的呼嘯,以肉眼幾乎無法捕捉的速度,劃出一道令人心悸的拋物線,狠狠地砸向遙遠海面上那片如同巨獸獠牙般的黑色礁石群。
“轟隆——!!!”
沉悶卻更具毀滅性的巨響從遠方傳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