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媚早就準備好說辭,又聽到裴景川說:“這不僅是你我之事,更關乎葉家和刑部被屠兩樁要案,你最好不要有任何隱瞞,想清楚再說。”
裴景川的語氣非常嚴肅,姜媚想到他受傷昏迷不醒的樣子,心頭也變得凝重,她梳理了一會兒思緒才開口:“我和三郎是一年前在祁州重逢的,三郎當時為了暗中調查祁州州府私自采礦一案……”
姜媚聲音輕柔,語調不疾不徐,讓人聽著很舒服。
裴景川聽了一會兒便發現,姜媚敘述的重點都在正事上,對于兩人之間感情的轉變都是囫圇略過,好像他只是在辦完正事后,分了一點兒心思在她身上。
“……三郎出事那日,我正好在辦冊封宴,三郎答應過我會來參加的,襲擊刑部的幕后之人應該也是知道這一點,才選在那日動手,只是他們沒想到三郎會突然折返。”
姜媚和白亦的說辭基本相同,裴景川回憶了下卷宗記載,眉心微皺:“那日我離開刑部已是巳時末,半路折返基本不可能趕上宴會。”
按照眾人的說法,他是如此的看重姜媚,那日冊封宴是姜媚作為縣主第一次正式的在世家權貴面前露臉,如此重要的日子,他是不可能遲到的。
除非,他在半路聽到什么消息,預料到刑部會出事,所以才會不顧姜媚折返刑部。
姜媚聽出了裴景川的言下之意,想了想說:“那日睿王妃也設了宴,好些賓客都去了睿王那里,后來昭陽縣主帶了一群人來看我笑話,睿王妃也來了,昭陽縣主與我有過節,一直不依不饒,若不是得知三郎受了重傷,睿王可能還會治我的罪。”
賓客被搶,睿王還親自來向姜媚施壓,必然會有風聲傳入裴景川耳中。
所有人都知道裴景川對姜媚有多看重,他怎可能讓她獨自一人面對如此困境?
那裴景川半路折返刑部就更奇怪了。
難道有人知道刑部會出事,特意找到他通風報信?
不對,如果真的有人通風報信,在確定真假之前,他必然會把人扣留起來,可刑部的人并沒有發現他帶了其他人返回刑部。
裴景川想不通,索性推翻之前的猜測,重新推演。
按照那日的情況,他必然是要趕去給姜媚撐腰,保護她不受傷害的。
如果他沒有折返回去,那刑部被屠,葉家滿門被滅口,他作為葉家一案的主審,必然會被治一個瀆職之罪。
貶職流放事小,辜負太子信任,和太子離心才是最可怕的。
想到這里,裴景川眼底閃過冷意。
姜媚說得沒錯,那群殺手是故意選在他不在刑部的日子動手的。
睿王給姜媚施壓這件事,很明顯是引誘他離開刑部的餌。
只不過因為他半路折返,如今又失了憶,并未有人把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
而因為睿王年邁多病,這么多年只是個閑散王爺,太子也沒有懷疑他會參與到奪儲之爭中。
可睿王此番進京,陣仗極為浩大,那些來歷不明的殺手不是正好可以躲在護送隊伍中進城嗎?
思緒飛轉,裴景川隱隱覺得自己已經窺見真相,他正要叫停馬車讓白亦進宮給太子傳信,外面突然傳來嘈雜聲,馬車隨之停下,白亦的聲音從外面傳來:“主子,睿王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