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夕演的再努力又如何,沒有天賦就是沒有天賦,只能說這部戲比以前那尷尬到令人摳腳的演技,稍微有所好轉,然而也并沒有多少觀眾買賬。
她的粉絲還到處鼓吹她的演技有所提高,這次的電影很好看,值得一看。
然而真的去看過的觀眾,只有一種被騙的感覺。
就這演技,也就勉強能讓人覺得不尷尬,但真要說演技可以,那是真沒看出來。
因為影評不好,后續去觀看的人也就越來越少。
這部電影,雖然也有大明星加盟,可之前上過當的觀眾是絕不會再去上當,票房根本就沒達到預期的效果。
最后票房也沒收回成本,孫浩承之前承諾,若是沒有收回成本,虧的那部分他私人補貼。
這部戲投資兩個億,還差八千萬才收回成本,最后孫浩承私人補貼了八千萬。
古夕還不甘心,她明明已經那么努力,為什么效果就是沒有蘇言的好。
蘇言不管拍什么,不管做什么都那么成功,明明她也是七年后復出,從無到有,怎么就一切都那么順利呢。
而她做什么都被人吐槽,被人詆毀。
古夕不認命,她要繼續拍,她一定會成功的。
她又去找了孫浩承。
說辭還是那一套,總之她會努力的,會努力做配得上他的那個人,讓別人看看,他沒選錯人。
古夕說的再好聽,最終的目的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孫浩承出錢去捧她。
孫浩承也知道她的目的,聽著她的那些可以說是花言巧語的話,內心已經毫無波動。
若是以前還會為此而感動,現在只覺得可笑。
她要變成更好的她來與他匹配,可付出代價的卻是他。
這是什么邏輯呢?
難道不該是,她自己去努力,最后悄悄的驚艷眾人,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讓別人認可她,祝福他們的戀情。
然而她的邏輯是,他先出錢出力把她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來與他相配。
若是這樣,他何必舍近求遠,蘇言當初難道就不比她優秀嗎?
他喜歡的是更優秀的她嗎,他喜歡的是那個古靈精怪,對他很了解,總是能一語中的說出他心中所想,像了解她自己一樣,了解他的人。
她會給他帶來快樂,知道他脆弱的時候需要什么,知道他成功的的時候該如何與他分享,知道他的每一個動作代表什么,知道他的每一個習慣。
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給予他最恰當的回饋。
總是在他需要的時候出現,在他不被人理解時,堅定的支持他,理解他。
與她的每一次談話,都能感覺到心靈的共鳴。
在步調上,他們始終一致。
可這些,從什么時候都變了呢?
從他和蘇言徹底離婚,從她開始跟蘇言較真,從她把他對她的好當成理所當然,從她變得自大且容易自卑時,他們就已經不能同步,頻率也不在一條線上了。
“浩承,你會支持我的吧?”
孫浩承認真的問道:“古夕,你有想過從小配角開始演嗎?”
古夕愣了一下,隨后反駁道:“我演了那么多主角,你讓我從小配角演起,別人會怎么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