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晴:“你們家不是鬧饑荒嗎,怎么我每天還能聞到肉味?”
薛明也附和道:“就是,我們都快被饞死了。”
劉桂香也逼問道:“你們老實說,是不是偷偷發財了,連我們都瞞著?”
楊丹直呼冤枉:“哪有什么發財,你們是看到我們一家經常上山的,要不是鬧饑荒,誰家沒事干往山上跑,前山都快被村里人薅禿嚕皮了,我們有什么辦法只能往深山走。往深山走又危險不說,還容易迷路,也就是我們運氣好,打到幾回野雞,不然家里真的是揭不開鍋了。”
康晴不信道:“蘇言她大哥連自行車票都肯給,怎么不多寄點錢過來?”
楊丹:“大嫂娘家大哥是寄了錢給她不假,可她也不可能全拿出來給我們用呀,再說我們也不好意思占她便宜。她偶爾去鎮上買些雞蛋,糕點回來給孩子們吃,我們就已經很感謝她了。”
薛明:“她大哥到底寄了多少錢給她,你們知道嗎?”
楊丹搖了搖頭,表示:“大嫂又不是傻子,她的私房錢,怎么可能告訴我們。不過她為人也大方,買了什么好吃的都會給孩子們吃,偶爾也會買些東西回來幫補家里,你們聞到的肉味,估計就是大嫂去鎮上買肉的那幾回。”
幾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心里對這個弟妹也是有些嫉妒的。
所以有個有錢的娘家,在婆家的地位都會提高很多。
就算蘇言整日游手好閑,可她大哥會補貼她,她不缺錢花,就可以不看任何人臉色過活。
再加上朱斌又對她全心全意,她說什么就是什么,這種好日子,是她們羨慕不來的。
在別人看來朱家人日子過的緊巴巴,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從上山后,家里的收入直線上升,存款也是與日俱增。
他們上山采摘打獵所得,都歸個人所有,朱母沒有強迫他們拿出來。
就連朱貞都存了四五十塊錢了,她每次都會給朱母一部分,算是對家里的貢獻。
朱貞六月高中畢業后,就留在家里干家務了。
早上帶著三個侄女去打豬草,下午跟在蘇言身邊做衣服。
如果蘇言要上山,她肯定會跟隨在左右。
二哥、二嫂上山她都懶得跟,就喜歡跟在蘇言身邊。
她感覺還是跟著大嫂最靠譜,不然她也不會都存了五十多塊錢了,這還只是其中的一半,另一半給了朱母。
自從蘇言給小寶了做了連體衣打底衫后,其他幾位嫂子也跟著學,如今村里人都覺得這種款式的衣服方便又好穿,有小孩的人家,都想做給自己的孩子穿。
朱貞做衣服,也不是給自己做,而是幫蘇言做。
蘇言要給小寶準備冬衣,她一個人的速度太慢了,正好朱貞有時間,就幫她一起做。
朱貞心里時常感嘆,大嫂就是因為對小寶轉變了態度后,才開始運氣好的,小寶肯定是個福娃,她也要對小寶更好才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