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還沒問他白天來的那兩個女人是誰,他自己就說起了這件事。
秦易有些難堪的說道:“今天讓你見笑了,我看過監控,她們是我媽和我二伯母。”
蘇言搖了搖頭,只是好奇道:“你跟家人的關系不好?她們怎么突然來找你?”
其實她還以為他沒家人是個孤兒呢。
秦易解釋道:“嗯,我是家里的老二,但在我四歲的時候,我爸媽就把我過繼給了大伯。當時大伯沒有孩子,而且也以為自己以后都不會有孩子才答應過繼的。誰知在我十歲那年,大伯和大伯母再次嘗試做試管嬰兒,這次終于成功,后來生了一個兒子。我成了家里多余的人,他們也還是會照顧我,只是沒有以前那么親近而已。我在大伯家的處境變得尷尬起來,大伯也知道這樣對我不公平,所以把我送回了父母身邊。”
“呵呵......”
回到父母身邊的秦易并不受父母重視,他們更疼愛大兒子,陪大兒子過生日,卻從來不記得他的生日。
為大兒子請名師家教,而他若是成績不好,只會被他們責備,根本不會請老師為他補習。
在這個家,他有一種自己是外人的感覺。
他們對他態度敷衍又冷漠,只會要求他孝敬父母,卻吝嗇給他半分關愛。
從初中開始他就是讀的寄宿學校,周六周日回家,也只看到他們其樂融融,自己好像誤入了別人家的錯覺。
后來高中畢業后,他直接出國留學了。
在國外四年,父母除了第一年打過電話關心他外,以后就再也沒打過電話了。
根本就是忘了有他這個人存在。
而且,大學第二年他們就再也沒給他打過錢,他全靠自己半工半讀,好不容易才大學畢業的。
家里不是給不起學費,而是他們根本忘了他這個人的存在。
他自己也賭了一口氣,看他們是否會主動想起他,然而這種事越是抱著僥幸心理,只會越讓人失望。
他畢業回國,他們看到他的一瞬間才想起他這個人。
他從小就學會了獨立,也從來沒指望過他們,早就在孤獨的求學生涯里,學會了接受現實。
學會了一個人生活,學會了看淡親情。
他早就對自己說過,人生是自己的,不要想著靠任何人,只有靠自己才是最可靠。
既然吝嗇給予他親情,那他也同樣吝嗇對他們付出。
他會償還他們的養育之恩,但也僅僅是養育之恩,其他就別奢望了。
他學成歸來,父母以為他要跟大哥搶公司,嚴詞申明,讓他自己出去闖蕩,別指望家里會給與他幫襯。
公司以后是大哥的,讓他早點歇了想染指的心思。
他本來對家里的公司就沒興趣,也從沒想過要去跟人爭奪。
他媽怕他跟大哥搶公司,在他回國才剛剛三天的時候就對他說:“我們已經將你養大成人,對你已經盡了該盡的義務。從此以后,你過的好與壞全靠你自己了,你不能一輩子都指望父母,要學會過自己的生活。”
秦易當時還為他們帶了禮物,原本是打算送給他們的,看到他們迫不及待想將他趕出家門的樣子,他笑著接受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