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
這一次的亞當斯化學獎正是在這座城市里召開。
在頒獎之前,還會有一場白頭鷹化學學會的召開的有機化學專題研討會。
根據流程,王東來等一眾有機化學的專家教授都會參加這場研討會,并且作為得主的王東來還需要做一個時長一個小時的講話。
講話內容,并沒有做具體要求,可是在這種場合,演講內容毫無疑問會是有機化學專業方面的。
對于很多人來說,亞當斯化學獎可能都沒有這場研討會來的更重要。
畢竟,亞當斯化學獎每兩年只有一個人獲得。
而全球這么多的學者教授,競爭強度何等之大。
所以,從現實角度出發,能夠在諸多大佬云集的研討會上獲得一些靈感,或者是得到某一位學術大佬的青煙相加,又或者是拉到一筆攢足,才是最為現實且有用的收獲。
亞當斯化學獎在白頭鷹以及全球,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獎項。
將近一半的得主,在獲得亞當斯化學獎之后,都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由此可見,亞當斯化學獎的含金量。
獎項的重要性不僅僅是體現在學術界,也體現在對現實的行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原本,王東來在抵達洛杉磯的時候,就應該聯系化學學會的工作人員。
可是因為出了阮威教授的事情,所以王東來并沒有急著聯系,而是等到范麗麗恢復冷靜之后,就摸出電話聯系起了化學學會的工作人員。
電話里面,溝通了一番之后,王東來就在latha&watks律所等著工作人員來接他。
不得不說,作為獎項得主,該有的場面和待遇還是有的。
畢竟,這個獎項是白頭鷹這邊主動要頒給王東來,而不是王東來找上門,主動尋求亞當斯化學獎的認可。
在國內,當這個獎項得主的消息傳出去的時候。
其實都沒有在國內引起多大的波瀾。
一是因為很多人并不清楚亞當斯化學獎的含金量,二是因為很多人也已經逐漸適應了王東來的變態。
但是,在業內的很多教授學者的心里,卻是早已掀起陣陣波瀾。
這樣的重要獎項,居然直接頒給了一個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雖然有切實的成績擺在面前,可還是有人心里生出嫉妒之情。
于是乎,一種奇異的默契之下,王東來獲得亞當斯化學獎的消息并未引起多大的關注。
然而,在白頭鷹卻并不是這樣。
很快。
化學協會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latha&watks律所,見到了王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