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確實無聊,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沒有獲獎。
不過,頒獎儀式很快。
結束之后,大會就正式開始。
畢竟要在短短四天的時間,要做27個邀請報告,1個公共報告,分組報告2900余個,展板報告300余個。
可以說,這場大會的時間安排的很緊湊。
每個來參加學者教授也都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和專業,去選擇相對應的報告。
而就在王東來準備起身,去參加報告的時候。
他的身邊忽然來了一群外國人。
“嘿,王東來,我是斯坦福的gunnarcarlsson,我將在5號展廳做關于數據分析的拓撲學報告,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不妨來聽聽,我很樂意和你交流一番!”
“我是巴黎第六大學的jeanichelron,如果你對控制論和流體力學感興趣的話,不妨來我的8號報告廳,相信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哦,你們都走開,王是數學家,他應該會對我的王的數值線性代數和微分代數方程組話題剛感興趣,我在12號報告廳等你!”
“聽說你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醫療輔助診斷系統,那么我覺得你更應該來聽聽我的報告了,我在生物醫學圖像和反問題方面有一點了解,很希望能和你交流一二!”
“……”
一群外國人,里面有白頭鷹、泡菜國、發國、巴西、加拿大等國家的學者。
這些人都是邀請報告人,此時一起圍著王東來,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而距離近的,更是聽到了這些邀請報告人對王東來的熱情邀請。
一時間,看向王東來的眼神都有些不同。
畢竟這些能夠被邀請做報告的學者,都是各個專業,各個國家的優秀學者。
然而,這些學者竟是一起圍在王東來的跟前,一齊出聲邀請王東來。
這帶給其他學者的震撼很大。
國內學者何曾見過這樣的場景。
被圍在中間的王東來,聽到來自世界各國學者的邀請,也都以各自國家的語言進行了回復。
好幾種外語,切換自如。
這樣的表現,更是為王東來增添了一種別樣的氣質。
此刻,在國家會議中心的主大廳里面,王東來所處的這一個角落,隱隱成為了中心。
面對眾人的熱情邀請,王東來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完全答應,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給予了肯定的答復,而其他人就只能是抱歉了。
不過,王東來也表示可以在后面進行交流,大會結束之后,回到各自國家,也可以通過聯系方式進行交流溝通。
如此這般,王東來才將眾人安撫好。
“呼!”
等眾人離開之后,王東來長長地呼出一口氣。
短短的幾分鐘交流,讓他感覺比跑了幾千米還要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