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公司想要成立,也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搭建框架,需要挖掘人才,再到真正地進入生產,還需要一個過程。”
“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對你們的培養。”
“在這個過程之中,你們帶著耳朵去聽,帶著眼睛去看,帶著腦子去思考,帶著嘴多問,這就行了。”
“我相信你們的學習能力,能夠在這個過程之中學到東西,能把自己變成我想要的人才。”
“怎么樣你們有沒有信心”
話都被王東來說到了這里,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點了點頭。
“既然你都這么說了,那我就試試!”
“你這么一說,我心里就有數了,不就是去學習么,我還是有點信心的!”
眾人笑著答應了下來。
聽到眾人答應下來,王東來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他剛才說的是真的,真的去成立一家公司,從無到有,眾人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他成立這些公司,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
所以這樣一來,事情就變得簡單了。
比如說是航天公司,只要將公司辦理下去,然后去各大研究所挖人。
國內的研究所和科研單位,對于真正做事的人才的浪費其實相當嚴重。
唐都的航天工業就很發達,而在唐都,對于這方面的人才,其實并沒有給出符合他們能力的待遇。
所以這么一來,王東來只需要開出一合適的價格,就能挖來不少人才,就能把航天公司的架子搭起來。
搭起來之后的事情就簡單了。
民用航天公司的限制,上面早就放松了,更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這個領域,進行研發。
到時候,王東來完全可以憑借自己手中的能力和技能,在這方面進行重點領域的突破。
比如說是特殊材料的研發,比如說是航天發動力的研發,又比如說是控制系統的架構。
這些領域,對于外人需要經驗的積累,需要時間去驗證。
可是對于王東來而言,就很簡單了。
同樣的。
醫藥公司更是如此。
國內擁有十四億人,何其龐大的醫療市場,每年的進口額比之半導體更甚。
從醫療設備,再到各種西藥。
不是崇洋媚外,確實是國外的設備和藥品效果更好一些。
雖說是溢價嚴重,但國外醫藥巨頭每年幾百億的研發費用,也是實打實的。
而眼下的國產醫藥公司,不提也罷。
憑借【煉丹術】在手,王東來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在醫藥領域撕開一個大口子。
而這一點,必然會引起社會的震動。
所以,王東來就想到了文化媒體的作用。
正如當年的《我不是藥神》橫空出世,就改變了國內的一部分醫療情況。
出于這樣的考慮,王東來才會想著創辦一家影視劇投資公司,引領國內文化潮流,潛移默化地提升國民自信心。
這樣的事情,自然是需要認可王東來理念的人才能做好。
百里秀等人,便是王東來為自己挑選的同行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