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接著繼續研究下去的話,我認為距離真正的固態電池也不會遠!”
王東來笑著出聲解釋道。“均質化正極材料”
船夫哥聽著這個名字,皺著眉毛,在腦海里瘋狂地思索起來。
不過,單單只是一個名字,船夫哥也沒有辦法獲得更多的信息,所以只是幾個呼吸,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王教授,唐都的鋰硫電池廠正準備投入生產,為了趕工期,加上各種成本,大概了八十多億,結果貴公司轉過頭又研發出了半固態電池。”
“這一下,讓我進退兩難,繼續生產鋰硫電池,已經是淘汰版本了,不生產吧,又要重新設計產線,前期的投入等于是白白浪費。”
船夫哥話題一轉,就對王東來半是訴起苦來,半是試探地說道。
其實,在決定拿出半固態電池的時候,王東來就已經想好了該怎么處理此事。
所以,聽到船夫哥這么說,王東來便說道:“王總,大家都是內行人,也就不玩那些商業手段了。”
“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也就是3毛錢到4毛錢每瓦時,而我所研發的半固態電池,成本卻是15塊到20塊之間。”
“單從成本上來說,就翻了五十倍。”
“更不要說生產流程標準化,加上工藝的優化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并且也并不是一推出市場,就能獲得追捧,市占率初期并不高。”
“所以,我這里其實有一份想好的合作方案,王總如果有意的話,不妨來聽聽,如何”
船夫哥點點頭,他也懂這些。
這個世界是物質,現實的世界,并不是說某一項技術一經突破,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市場覆蓋。
除非是國家力量出動,不惜代價。
正常情況下,先是技術突破,然后再經過不斷的研究,把成本打下來,然后投入市場,再一點點地覆蓋市場,最后也未必能徹底覆蓋。
就像是智能手機再火爆,也依然會有老款手機的生存空間。
電動自行車領域,性能全方面吊打鉛酸電池的鋰電池,依舊沒有占據主流,鉛酸電池還有龐大的市場,這便是最好的例子。
技術和產品優秀,就未必就能獲得市場。
有時候,成本才是決定這一切的最核心原因。
半固態電池的成本比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高出五十倍,那么反應到成品上,那就需要消費者來承擔這個成本的上漲。
那么,漲價就是必然。
而漲價,就會帶來銷量的下跌。
一進一出間,取舍極難抉擇!
說句實話,在船夫哥的眼中,眼下半固態電池的商業價值,未必就有鋰硫電池大。
鋰硫電池的成本不高,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覆蓋原有的電池市場。
而半固態電池雖然性能好,可成本高,工藝復雜,市場卻又不確定,風險太大。
更多的價值在于通過半固態電池的工藝,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發,或者是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
收到消息,急急忙忙從唐都市趕來,船夫哥其實是更想拿下半固態電池的工藝理念,而非是借助這個電池產品,獲得多大的市場。
心里想著這些,船夫哥絲毫沒有表現出來,安靜地等著王東來說出他的合作方案。
“王總,半固態電池成本高,必然會帶來產品的高價,所以無法應用在一些中低端以及對價格極為敏感的產品上。”
“而排除了這些產品之后,就很簡單了。”
“智能手機和高端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