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展望2016: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
這一篇標注著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文章,一經出現,當即就刷爆了網絡。
未來、展望、高科技……
文章里面充斥著強烈的民族自信心,仿佛是只要建成了大型對撞機,就能立即作出成果,并且領先全世界一樣。
然而,在文章的后半段,卻是話鋒一轉,當即就提到了大型對撞機建設存在的問題。
可是文章之中,并不提什么投入大,風險高之類的問題。
卻是以極大的筆墨提到了學術界的反對意見。
看似話語中立客觀,實際上卻是故意引出此事,暗含挑撥污蔑之意。
最后,更是用一種近乎是指名道姓的方式,在文章里提到學術界有年輕的院士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發表意見,并且將此等在這種事關人類未來的領域上指手劃腳的行為定義成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的反對派。
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內容如此勁爆,可想而知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在這篇文章引爆網絡的同時,還有王一方院士的采訪視頻,以及丘誠桐編寫的《從萬里長城到大型對撞機》。
聲勢浩大之極,舉目望去,仿佛是反對建設大型對撞機就成了一件十惡不赦的罪孽一般。
看到這篇文章的網友,只是稍稍動了動腦子,就猜出了文章里提到的年輕院士的身份。
王東來!
畢竟,院士從誕生到現在,王東來都是獨一份的最年輕院士記錄獲得者。
當加上了王東來的名字,這份熱度自然而然地飆升了起來。
而在這篇文章剛一出現的時候,王東來就得到了消息。
畢竟,此時的頭條新聞已經成為了國民軟件,用戶甚多。
烏鎮。
聽到張字節的匯報并提出的想要封禁這一消息的建議,王東來沒有絲毫猶豫地選擇了拒絕。
“這篇文章讓他傳播,只要不是惡意詆毀污蔑我的文章,都不用去管!”
“頭條新聞做的信息流生意,立身根本是這個平臺,所以不能開隨意刪除用戶數據的先例,除非是確定了違法違規,在法律法規的指導下進行封禁。”
“我們作為平臺運營方,絕對不能主動邁過這條線去做這些事情,我知道其他家平臺會這么做,但是頭條新聞不能這么做。”
“針對忽然出現的重大輿情,頭條新聞可以拿出更為優質的回答和解讀,并且要派出專業的記者去采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做生意,尤其是做這種平臺生意,就必須要格外注意這些東西,謹守正道,不要想著掌握著這么大的平臺,就去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做一些超出規則的事情來。”
電話那頭的張字節并不怎么認可王東來這番話,但是卻清楚地明白,這番話是對的。
“董事長,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