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
王東來和楊安超的聊天內容就集中在了火箭上面,王東來這段時間看的資料也都沒有白看。
不僅是跟上了楊安超的節奏,還時不時地能夠發出一些獨特的見解,讓楊安超也有所收獲。
就這樣,兩人便酣暢淋漓地聊了起來。
……
作為火箭的核心,火箭發動機聽上去無比的高大上,其實單純從技術層面來說,并不如何的神秘和高端。
因為,發動機到現在已經太多年了,所以化學燃料發動機也是目前最為成熟的技術。
不過,但是到了火箭上面,情況又不一樣了。
首先就是需要火箭發動機的推力要夠大,動輒上百噸甚至上千噸的重量,發動機的推力至少也要把火箭推起來,為了產生足夠加速度則需要推力更大。
目前,人類歷史上最強登月火箭土星五號火箭的一級總推力超過了3500噸,毛熊的某些重型火箭推力甚至達到了4000噸的級別。
而相比較于國內,推力僅僅才是幾百噸而已,差距極為明顯。
推力之后,便是要求火箭發動機的爆發力強。
火箭一旦起飛,就需要受到巨大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消耗巨量的燃料和能量,但最終需要達到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才可能環繞地球運動,從性價比方面就要求火箭盡可能快進入地球軌道。
還是土星五號,它的第一級總重大約2290噸,其中2160噸為燃料,發動機工作時間標準流程僅僅是165秒,這也就意味著土星五號一級平均每秒燃燒13.1噸燃料。
換算成一輛百公里油耗10升的小汽車為例,火箭發動機1秒鐘消耗的能量就足夠讓一臺小汽車行駛17.95萬公里。
其次就需要質量夠輕,材料夠強,強度夠大,整體設計合理,控制要精細,穩定性也有要求等等。
而這些,還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人類對于太空的了解變多了之后,就出現了眾多航天任務需求,就需要使用更加環保高效的燃料,降低對發射場的需求等,那么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火箭發動機的設計變得更加艱難起來。
于是乎,就出現了先進極低溫液體火箭上面級,多次點火復用發動機、變推力甚至矢量控制發動機、離子電推進發動機、光子發動機。
當然了,也有一些還在紙面上,僅存在于設計人員大腦的力核動力發動機。
核動力發動機當然強悍,就是需要先解決可控核聚變。
告別了楊安超之后,王東來滿腦子的各種靈感迸發。
如果是簡單的一些問題,以王東來此時的狀態,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全解決。
但是王東來選擇挑戰卻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所以,直到王東來腦海里靈感消失,王東來也沒有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不過卻也有了一些收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